跨界造车在如今的汽车市场早已屡见不鲜,卖手机的要造车、卖空调的要造车、卖彩电的要造车,甚至连卖扫地机器人的都要造车,互联网公司和房地产公司造车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似乎只要你有钱,就能下场造车。
但从2020年开始,跨界造车的热度似乎就小了起来,一方面是因为传统车企纷纷加码新能源汽车,导致市场竞争空前激烈;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看到了不少倒闭的新势力车企,让外界对跨行造车变得更加谨慎起来。不过在近日,网传雅迪也将下场造车,究竟又是怎么回事呢?
雅迪疑似造车,先从拆解兰博基尼开始?
众所周知,雅迪是电动自行车领域的领军者,如果想要进入到汽车领域,从表面上看就是一个两轮变四轮的过程。但细看之下,雅迪跨行造车面临的困难要比其它新势力小得多。
就比如在动力电池上,雅迪电动车有着成熟的技术,包括石墨烯铅酸电池、钠离子电池等,雅迪都有这方面的研发。在知名度上,雅迪电动车的名号早已响彻大江南北,如果雅迪入局汽车市场,虽然受到的关注度不会像小米汽车这般耀眼,但也不会无人问津。
在此背景下,雅迪造车似乎已经成为了理所应当,且在早几年雅迪发布的岗位招聘信息中也已经注明,需要员工有汽车研发领域的经验,这一切似乎都在为下场造车做准备。之所以最近雅迪下场造车的消息在网上愈演愈烈,也是源于一大货车司机师傅在给雅迪送货时拍摄到的工厂视频。
从发布的视频截图可以看到,雅迪的相关工作人员正在对几辆车辆进行拆解,熟悉汽车的朋友发现,雅迪正在拆解的几辆车分别是兰博基尼、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由此引发外界猜测,雅迪是不是要进军高端新能源车型行列了?
正当外界以为雅迪要从两轮变成四轮时,雅迪电动车官方也终于发布了公开声明,称网传的造车信息不实,实际为雅迪内部技术员工研讨,向新能源汽车行业学习,为全球用户造好车。雅迪暂无新能源汽车造车计划,目前业务聚焦电动两轮、三轮等出行产品。
占有先天优势的雅迪为何不造车?
就当雅迪回应造车传闻的同时,还是有不少网友表示支持雅迪造车,甚至还有网友留言:“比起小米我还是更相信雅迪”,至于原因,也是希望一直走亲民路线的雅迪能够将新能源汽车的价格进一步打下来,这与小米当初宣布造车时外界对小米汽车的期待一样,但小米汽车已经不太可能走亲民路线,而是瞄准了高端市场。
在新能源汽车这一红海市场,各行各业都想挤进来分得一杯羹,为何雅迪偏偏不敢下定决心造车呢?更何况,两轮变四轮成功的案例在汽车市场也不是没有,大名鼎鼎的本田就是摩托车起家,然后才在四轮车领域成为跨国汽车巨头,身为电动自行车领域的领头羊,雅迪为何就不能成为第二个本田呢?
其实,下场造车并不是外界想象的那么简单,雅迪在前几年的造车潮中都忍住不造车了,在现阶段新能源市场已经进入淘汰赛的时候,更不可能造车了。虽然新能源汽车在技术门槛上远低于燃油车,但背后也需要有庞大的资金支撑,而雅迪的体量远低于小米、华为、腾讯这样的巨头,一旦造车失败,不仅会损失大量的人力、精力、财力,甚至连电动自行车市场都会失去,贾跃亭何尝不是个例子呢?
更何况,电动自行车市场的发展潜力同样不小,且竞争压力也不像新能源汽车这么大。数据显示,中国电动两轮车的销量已经从2017年的3050万辆增长至2022年的6000万辆,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4%,远超汽车市场。预计2023-2028年中国两轮电动车行业将以7%的复合增长率增长,其销量将达到8400万辆,如果雅迪能够稳住这一市场,背后的红利同样不小。
写在最后:
总之,随着新能源汽车愈发成熟,头脑一热想要下场造车的企业只会越来越少,现在已经不再是下场造车的最佳时机。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到淘汰赛阶段,如何活下去都已经成了大多数新势力该面对的现实问题,又谈何下场造车呢?
全新皇冠国内卖价29.9万元起,还具备与“56E”叫板的底气?丰田作为全球唯一能在销量上和大众抗衡的汽车集团,虽然国内汽车市场并不是丰田最大的单一市场,但依旧在国内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自进入国内汽车市场以来,丰田诞生了不少经典车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皇冠轿车和普拉多。 |
焕新Model Y发布,特斯拉:尽管对比,雷军:好的要不怎么说特斯拉是最特别的一家车企呢,其它车企在发布新车或对旗下重磅车型进行升级改款时,都会提前做出大量铺垫,怎么也得要预热一段时间对比。但特斯拉呢?却直接不声不响地将新车给发布了。 |
突破汽车安全壁垒 普及出行安全理念 汽车安全中国行暨领克安全体验日活动在津举行7月14日,天津 – 汽车安全中国行暨领克安全体验日活动今日在天津领克中心盛大举行。来自国内交通领域的专家和领克汽车的工程师向媒体和消费者介绍了领克01的全域安全理念。除此以外,此次汽车安全中国行活动还设置了领克汽车安全体验环节,不仅进一步普及了汽车出行安全意识,同时形象生动展示了领克汽车安全基因和前沿安全理念,为现场公众提供了领克汽车全域安全理念的接触与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