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价是所有行业促进销量最有效的措施,在汽车市场,即便是降价似乎也没能对提升销量起到太大作用。进入到2023年以来,国内汽车市场上演了一波轰轰烈烈的降价潮,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车市并没有因为降价有太大回暖。
根据乘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前八个月,国内乘用车市场累计销量仅为1322.0万辆,同比微增2.0%。要知道的是,去年4月份受疫情影响,国内车市几乎遭到了拦腰斩,如此才实现了2%的同比微增,即便是曾经增速迅猛的新能源汽车,今年前8个月也只是实现了36%的同比增长,完全不符合预期。
金九银十再次打响价格战
众所周知,每年的九月份和十月份,都是传统的购车旺季,被称为“金九银十”。在往年的“金九银十”期间,汽车厂家为了促进销量,往往会给出丰厚的优惠政策,但今年受价格战影响,汽车厂家给出的优惠远超往年。
9月伊始,国内多家车企官宣降价销售,“金九银十”的号角正式吹响。比如说今年价格战的始作俑者特斯拉,9月1日就官宣旗下Model S和Model X全系价格下调,其中Model S双电机全轮驱动版下降5.6万至69.89万元,三电机全轮驱动版Plaid版下降13万至82.89万元,Model X三电机全轮驱动版Plaid版降幅更甚,直接官降15.1万元,仅需83.89万元便可入手。
除特斯拉外,比亚迪也加入了这场价格战中,其2023款元Pro推出限时购车优惠政策,购车即可享2000元抵8000元购车款,相当于便宜了0.6万元。身为龙头企业的比亚迪尚且给出了降价优惠,其它车企自然会跟上,包括理想、小鹏、零跑等新势力,也都给出了不同程度的购车优惠。
事实上,早在8月份,部分汽车品牌就已经提前打响了价格战,包括上汽大众、MG、极氪、哪吒等10多个汽车品牌,都已以现金优惠或增加权益等形式加入降价潮,降价幅度从1-6万元不等,且大部分促销车型都以新能源车为主。
比销量下滑更严峻的是无人买车
今年各大车企给出的降价优惠幅度远超往年,正常来讲,在如此大降幅的情况下,会很大程度上刺激销量增长。从结果上看,除了比亚迪和理想等少数车企销量大增外,绝大多数车企销量并未见起色,反倒是下滑得尤为严重,特别是合资车企。
以8月份的销量数据为例,8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65万辆,同比下降16%,其中德系品牌零售份额为20.1%,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日系品牌零售份额为16.7%,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美系品牌市场零售份额达到8.5%,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在合资车走下坡路的同时,中国汽车品牌的市占率则提升了不少,8月中国汽车品牌零售100万辆,同比增长17%,零售份额达到了52.1%,同比增长6.1个百分点。不过,中国汽车品牌市占率的提升也与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有关,在燃油车市场的表现依旧严峻。
综合来看,无论是合资品牌还是中国汽车品牌,今年都面临着极大的销量压力,这才迫不得已进行降价促销。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8月份“汽车经销商库存”调查结果显示,8月份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54,虽然环比下降了9.4%,但同比上升5.5%,库存水平依旧在警戒线以上,进一步反映出了消费者购车欲望不强的事实。
持续三年的疫情,进一步加剧了就业、贫富差距等问题,也对大部分的居民收入和消费信心造成冲击。随着国际油价的波动,国内油价也大幅上涨,用车成本随之上升,消极情绪开始在汽车市场蔓延,很多消费者想法是:能不买车就不买车,钱在手里才是最安全的。
一边是车企降价求生,另一边是老百姓口袋没钱,任由车企给出的降价优惠再大,消费者没有购车欲望,没有购车预算,一切都是枉然。可以预见的是,国内汽车市场想要真正实现回暖,至少在今年无法实现,车市疲软的现象还将会持续。
写在最后:
综合上述,受各方面影响,国内消费者购车欲望不断下降,想买豪华汽车的消费者选择了普通车型,需要贷款买车的消费者也不考虑提前消费,消费意愿走低,最终导致销售终端承受压力。对于车企来讲,
未来硬核越野长啥样?看看东风猛士就知道!8月27日,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武汉正式发布猛士品牌,未来将采用豪华电动滑板越野平台的新架构,致力于推出SUV、皮卡、VAN等豪华纯电越野产品。这也标志着又一全新自主越野品牌的诞生。 |
继Jeep后广汽又一合资品牌倒下,三菱将成进口车?很显然,国内汽车市场现在已经到了重新洗牌的阶段,即便是曾经不可一世的合资品牌,现在也面临着生存危机。从2018年铃木退出中国市场开始,就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不断有合资车退市。 |
只有好看的皮囊终究只是昙花一现,现代菲斯塔诠释了花瓶的一生?好看的皮囊、有趣的灵魂两者缺一不可,找伴侣和买爱车同理。空有一副好看的颜值,内在实力跟不上,那只能在短期内吸引别人的目光。从月销破万到月销个位数,现代菲斯塔完美演绎了“花瓶”的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