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小鹏、理想作为最早一批成立的新势力车企,不论是销量还是影响力,在新势力品牌阵营都属于第一梯队,外界也将其称之为“蔚小理”。但在2023年,随着理想汽车销量的持续走高,以及小鹏汽车迟迟无法走出困境,理想汽车已经甩开了其它新势力品牌一个段位,蔚来、小鹏已经无法和理想齐名,小鹏汽车更是有跌出第一梯队的风险。
近日,小鹏汽车公布的第二季度的财报数据,不出意料,小鹏汽车仍在走下坡路,且亏损还在进一步加大,被资本市场抛弃或将成为小鹏汽车最后的结局。
亏损加剧,营收同比大跌31.9%
根据小鹏汽车官方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在今年第二季度,小鹏汽车营收为50.6亿元,虽然环比增长了25.5%,但同比暴跌31.9%。汽车销售收入44.2亿元,同比下降36.2%,环比上升25.9%;汽车总交付量为2.32万辆,同比下降32.6%,环比上升27.3%。
有意思的是,在亏损方面,小鹏汽车去年第二季度亏损为27亿元,今年第一季度好不容易将亏损降到了23.4亿元,在第二季度亏损又达到了28亿元。也就是说,小鹏汽车虽然在第二季度营收实现了环比增长,但亏损却在持续加大。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2年上半年,小鹏汽车的累计亏损为44.02亿元,今年上半年的累计亏损就已经超过了去年,达到了51.4亿元。按照目前的走势来看,到年底,小鹏汽车今年的累计亏损或将超过100亿元。
小鹏汽车不断扩大的亏损,归根结底还是毛利率的降低。在今年第二季度,小鹏汽车毛利率仅为-3.9%。相比之下,去年同期和今年第一季度,小鹏汽车毛利率分别为10.9%和1.7%。对于毛利率的降低,主要还是小鹏G3i销量太差,对小鹏汽车毛利率产生了4.5个百分点的负面影响。可即便不考虑小鹏G3i这4.5个百分点的负面影响,小鹏汽车第二季度的毛利率也远低于去年同期。
最后的遮羞布也靠不住,小鹏已陷入生死局
对于新势力品牌来说,亏损也算是正常,几乎所有新势力都在亏损,资本市场也不会因为亏损轻易放弃。但如果在销量上持续下滑,那么就有了被资本市场抛弃的可能,从已经破产或濒临破产的新势力品牌就不难看出,无一例外都是因为在销量上的持续下滑,最终惨遭资本市场抛弃。
以小鹏汽车目前的销量表现来看,还能勉强挤进一线新势力阵营,但小鹏汽车的危机早在去年就已经爆发。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小鹏汽车就已经走起了下坡路,去年上半年还是新势力销冠的小鹏汽车,因下半年的糟糕表现,直接让小鹏汽车去年在新势力品牌销量排行上跌到了第四名。
进入到2023年后,因特斯拉打响的价格战和新能源汽车补贴取消,小鹏汽车所面临的局势也变得更加严峻,上半年累计销量仅为4.14万辆,同比暴跌39.9%。在如此严峻的环境下,6月份上市的小鹏G6就成为了小鹏汽车最后的救命稻草。
根据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的预期,小鹏G6会带动小鹏汽车下半年的销量增长,毛利率也将逐步恢复。销量方面,预计第三季度销量达到3.9-4.1万辆,第四季度月销2万辆以上。
但事实真会像何小鹏所预期的那样发展吗?从7月份的销量来看,小鹏汽车的确迎来了较大增长,重新回到了月销上万辆的水平,达到了1.1万辆,环比大增27.7%。但想要实现第三季度3.9-4.1万辆的交付目标,就必须在8月和9月实现至少1.4万辆的销量成绩。
从8月份前两周的销量成绩来看,小鹏汽车销量仅为0.52万辆,已经不太可能完成1.4万辆的销量成绩,9月份的销量压力可想而知。
更何况,被寄予厚望的小鹏G6,上市后的市场表现也并不见得有多好,自6月底上市后的累计销量仅为3900辆,表现还不如小鹏P7。何小鹏曾表示,小鹏G6的月销量达到P7销量的两倍才是合格水平,很显然,小鹏G6并不能成为小鹏汽车的救世主,
写在最后:
如果从去年下半年算起,小鹏汽车已经低迷了一整年,现在仍在为月销破万辆在苦苦挣扎。反观理想汽车,单月销量已经超过了3万辆,即便是蔚来汽车,7月销量也突破了2万辆,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或许小鹏汽车真该认真反思一下,问题到底出在哪?而不是一味地进行大规模的人事变动和推出新品。
电车“锁电”为哪般,解锁后对电池寿命有影响吗?近日,马斯克发布的可付费解锁增加续航里程的消息,具体内容为过去几个月生产的续航为260英里的Model Y在设计上具有更长的续航里程,需要花费1500-2000美元即可解锁,可增加40-60英里的续航。如此一来,就彻底揭开了电车设置隐藏电量的谜题。那么电车大多都设置了隐藏电量(以下简称锁电)是否涉嫌造假?解锁这部分电量对电池寿命有影响吗? |
百万公里大考验 爱驰U6整车耐久试验和性能试验进行时随着上市脚步的临近,爱驰旗下第二款车型U6正加速完成各项整车测试试验。目前,爱驰U6在盐城中汽研汽车试验场开展的整车耐久测试和性能测试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8辆车将在240天的时间内完成近40万公里的试验里程,高负荷耐久测试将助力爱驰U6性能与品质再升级。预计爱驰U6上市前,全国各地所有验证车的总行驶里程可达约120万公里。 |
国内迈腾和帕萨特走到现在,到底谁才是中国特供车型?2000年,上海大众帕萨特B5正式投放中国市场,在德国原型车的基础上加长100mm,这代帕萨特机械结构是帕萨特发展至今的最顶峰一代,国内帕萨特唯一次用上纵置发动机的布局,机械素质哪怕现在的B8车型都是无法超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