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浪潮下,不断涌现出全新车型,这些新车无论是体验还是科技配置,都令曾经的经典车型望其项背,最终落得个停产的结局。
经典车型的不断停产,也代表了新时代的来临,毕竟这些经典车型虽然名气大,但在各方面都已经不符合当下潮流,导致销量惨淡。那么,在2023年后,又会有哪些经典车型面临着停产呢?
奥迪R8
作为奥迪品牌看家超级跑车,奥迪R8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超多粉丝,其中最知名的当属“钢铁侠”小罗伯特·唐尼,不管是在电影还是现实中,R8都成为了“钢铁侠”的座驾。
凭借着5.2L V10发动机带来的3.5s破百实力,再加上极具战斗风格的外观设计,让奥迪R8无论从哪个维度看,都是同价位的无二之选。存钱买奥迪R8,也不知道是多少人的终极梦想。
奥迪R8在光鲜亮丽的背后,却是奥迪持续的亏损。根据奥迪的说法,每卖出一台奥迪R8就要亏损50万美元,而奥迪R8的售价都还不到50万美元。再加上奥迪正在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像奥迪R8这样的大排量车型无疑是与奥迪未来的发展战略背道而驰,停产也就水到渠成了。
去年10月,奥迪发布了R8最后的一款车型R8 V10 GT RWD,限量发售333台,并在今年开启交付,一代经典也正式落下帷幕。至于奥迪R8未来的继任者奥迪RS e-tron GT也有着不俗的实力,但电机带来的驾控体验怎能与V10发动机带来的激情相媲美呢?
雪佛兰科迈罗
提起“大黄蜂”,很多车迷必定会联想到电影《变形金刚》中那辆带黑黄相间的美式肌肉跑车,随着《变形金刚》的完结和电气化时代的到来,“大黄蜂”科迈罗的传奇故事,也即将结束。
相比其他跑车仅在价格上都能直接劝退绝大多数人,面对动辄上百万元的超级跑车,雪佛兰科迈罗在价格上就要“亲民”得多了,在国内不到50万元就能入手。但还是因为销量过于低迷,国内早在2018年就停止进口科迈罗,而在海外,科迈罗也将在今年后正式停产。
早在3月份的时候,雪佛兰就发布消息,确认科迈罗将于2024年1月正式停产,并宣布暂无后继车型规划。不过雪佛兰官方将继续保留“科迈罗Camaro”的名称,以后也许会在电动新车上继续沿用。
为了给这一经典车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雪佛兰官方发布了一款科迈罗Collector's Edition(最终珍藏版)车型,其中LT/RS、LT1、SS车型的珍藏版拥有Panther Black金属漆以及Satin Black拉花,ZL1珍藏版则限量生产350台,采用Panther Black亚光车漆,并以黑色金属条纹拉花以及红色制动卡钳提升质感,但限量版车型并不会引入国内。
道奇挑战者
如果问谁是美系肌肉车的最佳代表,相信必有道奇挑战者一席之地。在《速度与激情》电影中,道奇挑战者搭载的V8发动机无论是声浪还是烧胎飙速的狂暴性能,都是车迷停留的记忆点。
同样,在电气化发展的浪潮下,道奇也不得不一同跟进,经典车型道奇挑战者也将在今年后正式停产,其继任者也将是一款纯电跑车。早在2022年,道奇就发布了Charger Daytona SRT Concept EV概念车,进一步坐实了燃油版车型的停产。
据外媒报道,道奇或将在2024年推出挑战者纯电动版。此前,道奇官方发布了旗下全新电动概念车的预告图,这款概念车的量产版车型将会在2024年正式推出,新车将拥有零百加速3s内的加速能力,未来竞争对手锁定特斯拉Model S Plaid。
即便道奇挑战者的继任者仍会有着出色的零百加速成绩,甚至在性能上还会比V8发动机优秀,但还是那句话,大排量内燃机带来的驾驶乐趣是电机永远也无法达到的。
写在最后:
近几年来,有越来越多的经典车型开始消失在大众视野,这些停产的经典车型无一例外都是受到了电气化时代带来的冲击,未来也势必会有更多经典车型停产。虽然部分经典车型会以纯电动汽车的身份回归,但早已不是熟悉的味道。对于车迷来说,最大的悲哀无疑就是钱还没攒够,自己的梦想座驾就已经停产,或许只能在二手车市场回忆起曾经的激情澎湃吧。
解锁高端新能源车过冬秘笈,买一台摩卡DHT-PHEV就够了在立冬之际,魏牌双11购车节如期而至,摩卡DHT-PHEV携多种购车权益,惊喜来袭。作为长续航PHEV领域的先行者,摩卡DHT-PHEV凭借全球领先的智能DHT串并联技术,突破续航衰减、充电难等冬季用车难题,带来新能源车过冬的最优解决方案。 |
从此,混动不止省油 哈弗神兽混动DHT进阶来袭6月18日,采用哈弗最新混合动力技术的哈弗神兽混动DHT在杭州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三款车型,指导价格为15.38-16.58万元,并为消费者提供尊享神宠七重购车礼遇,在6月30日前订车的用户还能额外享受到2000元的现金让利,钜惠再加码。 |
自动驾驶过渡阶段如何满足需求?“智行蓝”做出完美诠释自动驾驶距离我们还有多远?按照年初CES大会上一级供应商们的信心来看,L5级别的自动驾驶在2021年可以完成,但对于主机厂来说,这一节点显然过于乐观,无人驾驶技术、V2X通信覆盖以及相应的网络支持都还需要大把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