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间,因为中国汽车工业薄弱,不得已采用了“市场换技术”,意图通过引入外资车企的制造工艺和先进技术,来提升中国汽车工业。从实际效果来看,合资车进入国内汽车市场后,极大的提升了中国汽车工业,但在传统燃油车领域,中国汽车品牌与合资车仍有不小差距。
好在新能源汽车时代的来临,让中国汽车品牌看到了反超合资车的希望,从一定程度上讲,现在的国产新能源汽车在技术实力上已经超过了合资车,使得中国汽车品牌市占率不断提升,甚至对合资车实现了反超。
势不可挡,中国品牌市占率超50%
根据乘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在7月份,国内乘用车市场销量为177.5万辆,同比下降2.3%,环比下降6.3%。但在中国汽车品牌这边,7月份的零售销量却达到了94万辆,同比大增15%,环比增长1%。
也就是说,7月份国内乘用车市场销量下滑,主要是合资车阵营销量在下滑,中国汽车品牌这边仍在持续增长,合资车在国内的影响力和市占率也呈现出持续下滑的态势。一边在持续增长,一边在持续下滑,也让7月份中国汽车品牌市占率达到了53.2%,同比增长了5.8个百分点。
即便是在整个2023年,中国汽车品牌市占率也已经达到了50%。要知道的是,巅峰时期的合资车市占率一度达到了66%,让中国汽车品牌毫无招架之力,销量排行靠前的车企往往也是合资品牌。
但现在,每月销量排行TOP5中,已经稳定有三家是来自中国汽车品牌,比亚迪进入到2023年后,更是以断崖式的领先,持续蝉联销冠。即便是曾经风头无两的德系和日系品牌,现在的市占率也在不断下滑。
新时代下,逃离中国市场或将成合资车主旋律
中国汽车品牌市占率能够持续提升,以至于稳坐乘用车市场半壁江山,新能源汽车绝对功不可没。中国汽车品牌相比在整体汽车市场超50%的市占率,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占有率则更恐怖。
从乘联会公布的1-7月新能源汽车厂商销量排行榜来看,除了特斯拉外,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前十的厂家均为中国汽车品牌,且高居第二位的特斯拉在国内的销量还不到比亚迪的零头,比亚迪在前几个月已经累计售出了1385455辆新能源汽车,呈现出了断崖式领先。
反观合资新能源汽车这边,虽然近年来也在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投入,推出了不少新能源产品,但在销量上始终不尽人意,无论是大众还是丰田,亦或者
现在的主流合资品牌仍是靠着传统燃油车在支撑销量,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占率的不断提升,留给传统燃油车的时间又还剩多少呢?主流合资品牌尚且如此,二三线合资车企所面临的局面只会更严峻,像是雷诺、讴歌、Jeep等合资品牌更是直接退出了国内汽车市场,其原因就是无法适应国内汽车的市场的快节奏以及无法实现转型。
即便是现在存活下来的法系、韩系等合资品牌,更多的也只是在苦苦挣扎罢了,每月销量还不到2万辆,这一表现甚至还不如造车新势力,被市场淘汰只是时间问题。
写在最后:
令人感叹的是,二十多年前,外资车企挤破脑袋都想涌入国内汽车市场,只要进入到了中国汽车市场,就不愁销量。但二十年后,却不断有合资品牌逃离国内汽车市场,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占率的不断提升,合资品牌的影响力只会越来越弱,未来也会出现更多逃离国内汽车市场的合资车企。
从比亚迪销量构成看车市新格局,电车取代油车就是个笑话?虽然今年的“金九银十”已经成为了过去式,但从国内汽车市场的总体表现来看,在“金九银十”期间都不少车企都取得了同比、环比双增长的销量成绩,创下品牌历史销量新高的更是大有人在。 |
六年首次换代,全新Model 3正式发布,25.99万起售升级了啥?作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现象级产品,特斯拉Model 3自2016年发布以来,六年多的时间里都未进行过更新换代,对比当下快节奏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特斯拉Model 3无疑是一个神话。 |
豪车比例大幅提高,2022年国内汽车消费是在升级还是在降级?2022年,中国经济发展受到了疫情因素的冲击,打工人的工作不再稳定,大家的收入也发生了变化,一部分人收入变少,但也有一部分人收入更多了。今天咱们就从汽车消费终端来分析,2022年,中国汽车市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到底是有钱人变多了,豪车大卖;还是更多人收入吃紧,消费降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