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某网络平台上,一位加拿大车主晒出了自己的汽车保养频次:2.4万公里才更换机油,真是太省时省力了。确实,比起国内的5000-10000公里的机油更换周期,这样的做法确实很省。
其实不只是加拿大,多数欧美国家的汽车保养频次基本都可以达到2-3万公里,但是国内绝大多数厂商的保养手册的保养周期都达不到这样的标准,更可怕的是,很多4S店每半年或5000公里就通知保养,这样的做法,真的只是为了多赚钱吗?
出现以上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是国内的路况不行。倒也不是说咱们国内的省道/高速质量不行,而是国内大多数车辆,都是在城区拥堵路段行驶,平均车速很低,来回路程很短,要么需要发动机频繁启动工作,要么就是高转速低档位行驶,这样的路况下,发动机机油的寿命也会大打折扣。相比之下,国外地广人稀,发动机能够处在一个更加合理的状态行驶,机油的寿命自然更长一些。
其次,国内机油产业链存在短板。当前,全球机油市场的话语权,都掌握在壳牌/美孚/嘉实多等国外大牌机油厂商那,国内没有突出的机油产品,导致国内机油市场良莠不齐,低端机油换个包装当高端机油卖,各种特供机油层出不穷;主机厂采购机油,只顾符合产品国家标准,不断压低采购成本;机油滤芯也以够用为标准,完全谈不上长效清洁。
(图片仅供参考,图文无关)
最后,以4S店为首的售后网点忽悠消费者。举个最常见的例子,厂商保养手册上明明白白要求每1万公里或一年期更换机油,但有些4S店就敢提出每5000公里或6个月更换机油,有的甚至以“三包政策”作为威胁,以各种方式让消费者缩短保养周期,以获取更多利润 。
说白了,问题的根源,还是咱们汽车工业的水平问题。在燃油车领域,我们是一个汽车大国,但不是汽车强国,机油厂商不会以我们的路况为基础,研发最适合我们汽车的机油,汽车厂商也没有形成良性竞争的态势,去维护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咱们很多车主也搞不清汽车的原理构造,盲目听信别人的话语。但话又说回来,随着电气化的深入,机油产品也会慢慢淡出大家的视线,这或许就是新能源弯道超车的意义之一吧!
专属订制的全球仅1台宾利欧陆ICE GT特别版卖价多少?只卖中国人!对于多数人来说,劳斯莱斯、科尼塞克这些品牌的汽车几乎只能仰望,但对富人阶层来说,拥有一台宾利并不是太过遥不可及的事。最近,宾利刚发布的一款新车又让中国的高端消费人群激动不已,不仅因为其身上许多逼格满满的专属定制设计,更因为这是只在中国市场发售的限量版特别车型,而且只有一台。 |
多措并举促进汽车消费难显成效?网友:来点实在的进入到2023年,本以为汽车市场会因为“三年抗疫”的胜利而迎来爆发式增长,但从实际表现来看,疫情结束后的汽车市场所面临的局面反倒更加严峻了起来。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在今年上半年,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累计销量仅为952.4万辆,同比增长2.7%。 |
9.78-12.08万元,金刚炮自动挡创富车硬核上市,香不香?9.78-12.08万元,金刚炮自动挡创富车硬核上市,香不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