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车轱辘就预测过比亚迪海鸥正式上市之后的价格,果不其然,只少了5000元,或许是因为一众媒体和观众朋友的冷嘲热讽,实话说,这5000元确实已经够诚意了,因为车轱辘对比了一下同价位的车型,不管是油车还是电车,比亚迪海鸥的性价比都是要略胜一筹的!
同价位油车对比
以大众Polo和本田飞度为例,同样是最低配车型,大众Polo优惠之后价格在7.59万左右(裸车价),2023款的本田飞度没有优惠,起售价为8.68万元。
首先在用车成本上,不论怎么算,海鸥肯定是稳赢了,更何况海鸥还有绿牌优势,虽然在车身尺寸上海鸥不占优势,但对于小型车而言,尺寸再大也大不到哪里去,够用就行!
其次是电车的用车优点,像静谧性和零百加速,同价位的油车是没法比拟的,而且其实海鸥也没有续航焦虑,因为小型车多数时候的用车场景只会在市区,CLTC工况下305km的纯电续航里程完全够用,一周通勤拉满,周五回到车库,用自家充电桩充几个小时,第二天就满血复活,周末还能在周边小小旅游一圈,并且还不用心疼油费。
另外是配置部分,在安全气囊/气帘的数量上,实话讲,同为最低配的大众Polo要多一个前排侧气囊,飞度则要稍微弱一点,不过在辅助/操控配置上,海鸥又要更胜一筹,比方说后驻车雷达、倒车影像、自动驻车,大众Polo和飞度是都没有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智能化配置和实用性配置,海鸥有的,大众Polo和本田飞度都没有,比方说远程启动、无钥匙进入、对外放电、触控液晶屏、卫星导航系统、语音识别控制系统等等,当然,有些大众Polo和本田飞度低配车型有的,比亚迪海鸥低配没有,比方说车窗一键升降功能和车窗防夹手功能。不过综合来看,比亚迪海鸥在实际使用上,实用性仍然要更高一些。
同价位电车对比
说完油车,咱们再来看看同价位的电车,此前对比过五菱缤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看一下车轱辘以前的文章,今天咱们对比江南U2,虽然在起售价上,江南U2要更胜一筹,但是在同价位的车型上,江南U2却占不了多少优势。
先说品牌溢价的能力,很显然,比亚迪必定完胜,不过海鸥在这个定价基础上,确实是不输同价位的江南U2的,以江南U2 2023款 300 S版为例(售价7.68万元),实话讲,在尺寸上,比亚迪海鸥仍然不占优势,但在电池组质保上,海鸥更让人省心,江南U2电池组质保仅有八年或15万公里,而海鸥则是首任车主不限年限/里程。
除此之外,在主/被动安全装备那一栏,海鸥也是完胜,比方说前/后排头部气囊(气帘),刹车辅助、牵引力控制、车身稳定控制,江南U2都没,另外自动驻车、上坡辅助、对外放电、语音识别控制空调、自动头灯、电动调节、后视镜加热、手动防眩目、车内化妆镜、超声波雷达,这些江南U2同样没有,不过对海鸥有一点建议要提的是,低配车型无车窗一键升降功能和车窗防夹手功能,可以改进一下,。
写在最后
总的来说,综合评判,海鸥在同等价位中,市场上的竞争力还是非常强劲的,更何况后台是比亚迪,所以车轱辘盲猜其首月销量应该会拿下一个不错的成绩,1万多辆至少是能够达到的!如果猜对了,记得回来夸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即删!”
BBA海外卖得更便宜,配置更丰富,为何老美没做到人均BBA?众所周知,在海外买车所需要的成本远低于国内。就比如奔驰C级,在北美的售价仅为43550美元,按照目前的汇率换算成人民币也就31.4万元左右。乍一看与国产奔驰C级的价格相差不大,可北美买到的是奔驰C 300车型,而国产奔驰C顶配也仅仅是C 260,之间的差距可想而知。 |
东风公司:打造国企改革成功范本“东风是从十堰大山中成长起来的,但‘大山’不应该挡住我们发展的视野、影响我们改革的决心。” 东风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竺延风在谈及改革时表示。 |
疫情不是借口,日系三强销量下滑,是谁抢走了份额?11月份部分品牌销量出炉,几家欢喜几家愁。在自主品牌集体走强的同时,日系品牌正在经历丢城失地的阵痛。数据显示,11月份两田一产销量都有着大幅下滑。丰田汽车11月份交付新车14.4万辆,同比下滑18.4%,尤其是一汽丰田,销量跌幅在两成以上。本田汽车在11月份交付新车78126辆,同比下滑了42.8%;日产跌幅更大,单月交付47983辆,同比跌52.5%。同时,比亚迪则是大有一个顶仨的趋势,日系三强叠加销量只险胜比亚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