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淇淋事件对宝马的伤害到底有多大?直观来看,因为冰淇淋事件宝马市值直接蒸发了超160亿元,但这背后更深层次的影响远不止股价的暴跌,而是在宝马在寻求转型的关键节点发生了最不该发生的事。
这次冰淇淋事件是对宝马品牌形象的打击,也是一次品牌危机公共的失败,原本只是几元钱的冰淇淋,却让宝马损失百亿,更是被贴上了区别对待中国和外国用户的标签,无疑会对宝马的全球化发展蒙上阴影,同时也将让宝马在中国的电动汽车市场失去发展先机。
与危机共存的是宝马的野心
众所周知,宝马是有着悠久品牌形象积累的世界知名汽车品牌,在国内更是有着一大批忠实粉丝。同时,中国市场在宝马心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2022年的销量数据显示,宝马在华销量超过了79万辆,占宝马全球销量比重达到了33%。得益于中国市场的强势表现,也让宝马在全球销量上反超奔驰,成为最畅销的豪华品牌。
但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宝马在国内的表现则显得差强人意了。2022年,宝马新能源汽车虽然在国内取得了91.6%的同比大幅增长,但总销量也不过才4.19万辆而已,这样的表现连一线新势力品牌都比不上。
为了加快对新能源汽车的转型,宝马也在今年的主要精力集中在了新能源汽车领域。根据宝马的规划,2023年宝马将专门针对中国市场推出11款纯电车型,其中包括宝马iX1、i7以及i5等重磅产品。从本届上海车展宝马以全电动化车型参展,就能看出宝马转型的决心。
另外,宝马原本有着足够的资金实力借助中国的电动汽车生产线,实现宝马MINI纯电系列的量产。且这次上海车展本是宝马展示自身纯电汽车实力和品牌形象的好机会,可结果却变成品牌危机。
即使后续网络负面效应减弱,但宝马的纯电产品想要发展起来,也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成本来重新树立品牌形象。其在上海车展放出的豪言壮语,受冰淇淋事件影响,势必也会让宝马转型变得更加艰难。
事实上,宝马已经走起了下坡路
别看宝马在去年稳坐豪车市场销量冠军的位置,可背后所隐藏的危机并不小。就比如在销量上,宝马去年全球销量已经下滑了4.8%,在国内的销量更是同比下滑6.4%,结束了在华17年的同比正增长。
至于销量下滑的原因,很多人都甩锅给疫情,可在疫情之下,仍有不少汽车品牌实现了销量大增,其中的代表就是比亚迪和广汽丰田。如果只是简单的将销量下滑归咎于疫情,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在车轱辘看来,宝马销量下滑的问题还是出在市场环境和自身目光短浅上。宝马主要的销量来源依旧是燃油车,但随着国产高端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从而稀释了宝马在高端市场的份额,再加上二线豪华品牌为了生存将价格不断下探,导致宝马的竞争力大不如前。
而在自身战略上,则是对转型新能源汽车迟钝所致。在特斯拉进入国内的时候,宝马就已经推出了i3和i8两款新能源产品,但很难让消费者看到宝马的诚意。就拿宝马i3来说,售价高达34.99万的2022款宝马i3从上市之初就被质疑“油改电”,不仅内饰、外观和宝马3系如出一辙,甚至没有独立的造车平台,用“油改电”来忽悠消费者的做法自然不会成功。
从这个角度看,宝马尽管早早的进入到了新能源汽车市场,但未全身心投奔新能源革命,还在以生产燃油车的方式造纯电动车。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宝马对新能源仍有所保留,也可能是因为技术储备不过关。但无论如何,一款不合格的产品绝对不可能得到市场认可。
当然,宝马现在所面临的局面老对手奔驰和奥迪也好不到哪儿去,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
写在最后:
通过本届上海车展,我们可以看到宝马终于正视起了新能源汽车,但冰淇淋事件也让国人看到了宝马“双标”的丑恶嘴脸,在宝马转型的关键时期发生如此令国人愤恨的事件,也势必会让宝马的转型不会太顺畅,甚至还会引发更大的蝴蝶效应。
新车有没有必要贴隐形车衣?它有什么优缺点?针对于新车,大多数消费者应该都有这样的情节,不论停在哪儿,总感觉“不安全”,这个不安全的点就来自于怕被别人刮花,于是隐形车衣便成了他们心中最重要的“救赎”,不过刚买的新车,真的有必要贴隐形车衣吗? |
长安马自达2022驭马驿站巡回服务大篷车,即刻启程!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阳春3月,正是自驾出游的好季节。长安马自达2022“驭马驿站大篷车”服务活动也将于3月2日正式启程,奔赴华夏大地,为广大长安马自达用户提供便捷、贴心的售后服务关怀。今年长安马自达售后服务大篷车站点再创新高,达到142站,将分为南、北两条线路,服务将优先触达品牌尚未开辟固定售后服务点的偏远地区。 |
小鹏MONA M03更多信息曝光,或在8月份上市,15万以内最智能?别看理想汽车近两年风光无限,与理想汽车齐名的小鹏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就走起了下坡了。任谁也没想到,2021年还是新势力品牌销冠的小鹏汽车,如今却落得个无法挤入一线阵营的尴尬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