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高速行驶发飘,相信大多数车友们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许多人都认为这和车身自重有莫大的关系,但事实真就如此吗?
车轱辘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们,车身自重与车辆高速行驶发不发飘没有太大的关系,举个例子,保时捷911Carrera 4,车身自重仅有1585kg,你说它高速行驶会发飘吗?
其实一直让大多数车友陷入这个误区的,是德系车和日系车的“针锋相对”!在大多数车友的印象当中,日系车皮很薄,且车身自重较轻,德系车很硬,且车身自重较重,所以他们给出的结论大多是日系车飘,德系车稳,但这结论真的正确吗?
高速发飘 “它”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以上结论当然是不正确的,因为汽车高速行驶发飘主要与车辆的悬挂系统有关。
说到这里,咱们先来回顾一下日系车的优点,舒适度较高,对吧?例如日产大沙发这样的美誉,这是由于其底盘的调教风格更偏向于“舒适化”的缘故,大多数日系车采用的均是高减震阻尼和低弹簧刚度这样的组合,也就是咱们常说的底盘偏软。
这类底盘调教往往能够很好的过滤掉路感,以致于驾乘者的舒适度会更高,但它的缺点就在于高速行驶时,车身会发飘,再比方说咱们过弯时,由于底盘调教太软,它不能够很好的支撑车辆重心,侧倾感也会更加明显。
不过随着市场的“进化”与自身反省,日系车底盘调教的风格也在改变,比方说TNGA架构下的丰田凯美瑞,它便采用了刚度更高的弹簧和更多的液压衬套,来提升它的驾驶路感,防止车辆高速行驶时出现发飘的现象。
反观德系车,它则一直是“硬汉”形象,它的底盘调教则大多数是采用的高刚度弹簧和低阻尼减震,由于路感更加清晰,以至于给人的乘坐感受是偏硬的,但高速行驶时,它是很稳的。
那么除了底盘的调教,汽车行驶高速发飘还与什么有关呢?
引起高速发飘的其它“小”因素
首先轮胎的抓地力算一个,包括轮胎尺寸以及轮胎胎面上的花纹,其次是车辆的重心,重心过高,高速行驶会更不稳,举个例子,轿车和SUV相比,由于轿车的重心更低,其高速行驶的稳定性要比SUV更高。
然后是车辆自身可能产生的一些毛病,比方说轮胎和轮毂变形、减震器失效、四轮定位参数发生改变以及底盘出现故障等等,都会引起车辆高速行驶时汽车的稳定性,还有就是车辆外观的设计,厂商们常常吹嘘的低风阻设计就与此相关。
最后是环境因素,比方说高速行驶时气流的强度、强侧风的突然袭击以及雨雪天气,车速过快都会造成“车飘”的风险。
所以,大家也别小瞧这些“小”因素,对于咱们高速行驶的稳定性而言,多多少少也会产生一些影响,当然,车辆本身飘与不飘,与驾驶人本身也有很大的关系,在把握好自身车况的情况下,以合适的速度行驶,做到心中有数,心中不慌,或许才是汽车不飘的主要原因吧!
十万级的插混B级车,“高开低走”的荣威D7 DMH还能买吗?DM5.0、馈电油耗2.9L、起售价9.98万!这样的比亚迪秦L/海豹06一经发布,就被许多网友称之为“工业奇迹”。两车的产品力、性价比虽说足够出色,但十万级的插混B级车,它俩却不是唯一。此前高调发布的荣威D7 DMH如今也降至10万左右,虽说随着比亚迪双车的上市,它本就一般销量可能会“雪上加霜”,但并不代表它“一无是处”! |
在德国卖4万,引进国内卖20万,当年的桑塔纳为什么定价这么高?在德国卖4万,引进国内卖20万,当年的桑塔纳为什么定价这么高? |
传统与网络渠道握手言和:“长安云店”首破汽车营销渠道界限移动互联网时代已至,大数据分析、手机支付、云技术等前沿科技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而这种剧烈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以市场为主体的企业身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企业唯有紧跟市场变化,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体验、服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