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势力品牌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大放异彩,特别是在2022年,头部新势力之间的格局被彻底打破。随着哪吒、零跑、极氪这些二线新势力品牌的强势崛起,“蔚小理”的地位不再牢不可破。
面对来自二线新势力品牌的冲击,小鹏汽车就是“蔚小理”中最先掉队的一个。从2022年7月份开始,小鹏汽车就突然失速,销量连续数月未能破万辆,从而在总体销量上被竞争对手不断反超。那么,小鹏汽车问题到底在哪儿呢?
深陷财务危机,还要降价求存?
亏钱买车在新势力品牌中一直都不是什么新鲜事,即便是在销量数据都不错的前提下,大部分造车新势力都在亏损,但小鹏汽车的亏损在2022年有了明显扩大。
数据显示,2019-2021年间,小鹏汽车分别亏损46.43亿元、48.9亿元、48.63亿元。而在2022年前三季度,小鹏汽车净亏损就达到了67.78亿元,亏损幅度同比扩大89.54%。如果按同期销量估算,小鹏汽车相当于每卖一辆车亏损超过6.8万元,亏损幅度远超对手。
雪上加霜的是,小鹏汽车在2022年推出的重磅车型小鹏G9也未能达到预期表现,新车上市仅两天,就被迫对产品配置及价格做了重新调整,口碑也因此受到了很大影响。数据显示,在10-12月份,小鹏G9销量分别仅为623辆、1546辆、4020辆,虽然在稳步增长,但与对手理想L8相比,表现仍是差强人意。
为了稳固市场地位,小鹏汽车在亏损加剧的背景下,不得不打响价格战。
从1月1日起,延续了13年之久的新能源汽车“国补”正式取消,各新能源汽车品牌都纷纷涨价,但小鹏汽车却在1月1日发布声明,2023年小鹏汽车各车型全国建议零售价将保持与2022年底的综合补贴后售价一致。
不涨价还不够,小鹏汽车还在1月17日启动了G3i/P5/P7的新年新价格体系,此次调价整体降幅在2-3.6万元不等。其中,小鹏G3i售价从16.89-20.19万元降至14.89-17.69万元;小鹏P5售价从17.99-22.59万元降至15.69-20.29万元;小鹏P7售价从23.99-28.59万元降至20.99-24.99万元。
一边是竞争对手涨价,一边是自身大幅度的涨价,此举无疑会让小鹏汽车竞争力大幅增强,从而让销量大幅回暖。但这是否也会让小鹏汽车本就亏损严重的现状进一步加剧呢?
产品大规模换代,小鹏汽车拼了
车轱辘在之前的几篇文章中就已经分析了小鹏汽车在2022年遭滑铁卢的原因,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小鹏汽车产品力的下滑。就以小鹏P7为例,小鹏P7在2020年上市的时候,无论是设计还是配置都足够亮眼,让其成为了小鹏汽车的销量主力。
但在2022年,随着竞争对手不断的推出新车型,进一步压缩了小鹏P7的生存空间,且这些新车在竞争力上,还要更优于小鹏P7,从而造成了小鹏汽车在2022年销量表现不尽人意。
很显然,小鹏汽车也发现了这一问题。对此,在2023年小鹏汽车将对旗下产品进行大规模的升级换代,包括P7、P5、G3i都将得到升级,其中小鹏P7的改款车型将在3月份亮相。
在对新车型的打造上,有消息称,小鹏汽车的两款全新车型都将基于800V高压平台打造,一款是F平台的五座SUV小鹏G7,另一款是内部代号为H63的纯电动MPV车型,基于H平台打造,计划将于今年9月开始量产。
写在最后:
从改变来看,小鹏汽车在2023年似乎下了很大决心,力图洗刷掉在2022年的耻辱。但小鹏汽车在2023年究竟能有怎样的表现,目前仍存在很大变数。首先,在产品方面,小鹏汽车新产品究竟有怎样的市场潜力?有了小鹏G9的例子后,谁也说不准;其次,小鹏汽车严重的亏损究竟能支撑小鹏汽车降价多长时间?同样是未知数。至少在2023年,小鹏汽车想要重回新势力销冠的地位,难度堪比登天。
边缘化的DS7如何拯救DS?2017年DS在中国仅卖出0.61万辆,全系车型全年销量不及奥迪、奔驰和宝马等单一车型单月销量。回顾DS近年来华的销量数据,2013年DS卖出4000辆;2014年DS进口车与国产车累计销售2.8万辆;2015年DS品牌卖出2.7万辆;2016年DS在华累计销量为1.6万辆,而2017年仅有6088辆。在这样的情况下,DS在华即将预售DS7,又能否逆转DS在华低迷的市场表现呢? |
福特烈马正式发布,售价或30万元左右,国产越野车还需要警惕?从去年开始,有着方盒子造型的硬派越野车就彻底火了起来,不仅传统燃油车企在造“方盒子”,即便是新能源车企也对“方盒子”痴迷,直接加剧了国内硬派越野市场的竞争,同时也将硬派越野这一小众市场变得大众了起来。 |
福特醒悟了,全新一代锐界尺寸大增,还有2.0T混动,能大卖吗?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强势,人们渐渐减少了对燃油SUV车型的关注。不过,最近福特换代车型锐界引发了汽车市场的强大关注。据悉,全新一代福特锐界得到了全面加强,车长达到了5米之多,轴距接近3米,福特也非常应景地给全新锐界改名锐界L。此外,锐界L还将新增2.0T发动机与电动机组成的油电混动系统,进一步摆脱油耗困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