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大众集团旗下的高端品牌,奥迪虽然在销量上不及奔驰和宝马,但也是国内公认的一线豪华品牌,有着超高的人气,这也让一汽-大众常年压过上汽大众一头,成为销量王。对此,上汽大众也眼馋奥迪多年,终于在2021年完成了与奥迪的联姻。
上汽大众为联姻奥迪,花了6年的时间来准备,本以为会像一汽-大众那样,有奥迪加持后让上汽大众在销量上重回巅峰。但从结果上来看,上汽大众终究是错付了,连完成5万辆的销量目标都遥遥无期。
全年销量不足1万辆,上汽奥迪差在哪?
“我们希望上汽奥迪的销售规模在第一年能够超过5万辆,A7L的目标是月销3000-5000辆。”这是2022年初上汽奥迪营销事业总经理贾鸣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给上汽奥迪定下的销量目标。
5万辆的销量目标就连新势力品牌都能轻松完成,贾鸣镝对上汽奥迪的期许其实并不大,但从2022年的表现来看,上汽奥迪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上汽奥迪旗下三款车型合计销量仅为6208辆,连三线汽车品牌都算不上。被贾鸣镝寄予厚望的奥迪A7L,2022年最高单月销量也不过才519辆,总销量仅为3639辆,平均每月销量仅300辆左右,与贾鸣镝的预期相差了十倍。
至于上汽奥迪旗下的奥迪Q6和Q5 e-tron销量则更惨淡,其中奥迪Q6累计销量仅为848辆,平均每月销量不足170辆;奥迪Q5 e-tron累计销量为1721辆,平均每月销量为191辆左右。
反观一汽-大众奥迪品牌这边,即便是深受疫情和芯片短缺的影响销量受到了一定下滑,但在2022年依旧交出了63.55万辆(含进口车)的成绩,与上汽奥迪形成了鲜明对比。尽管不排除一汽奥迪产品矩阵更丰富的因素,但上汽奥迪表现不如预期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这背后贾鸣镝难辞其咎。
上汽奥迪无人问津的原因
相比一汽奥迪而言,上汽奥迪劣势非常明显。首先就是在成立时间上,一汽奥迪早在1991年就已经成立,而上汽奥迪在2021年才成立。在国内消费者心中,无疑为更加认可一汽奥迪,更多人对上汽奥迪还是一种观望的态度。
同时在产品矩阵上,一汽奥迪经过30多年的沉淀,早已将产品不断完善,除了旗舰级车型还未实现国产化外,明星车型基本都已经实现了国产化。上汽奥迪为了与一汽奥迪形成差异化,就不得不引入奥迪旗下的小众车型,就比如将奥迪A7国产,从而诞生了A7L。
可就是奥迪A7这一年轻人的梦想轿跑,也被上汽奥迪给玩坏了,硬生生的将性感的大溜背改成了三厢,从而失去了灵魂。最终,奥迪A7L在销量上一直不尽人意,即便是上汽奥迪降价促销,也不能扭转奥迪A7L失败的事实。
至于上汽奥迪旗下的Q6和Q5 e-tron就更不用说了,如果说奥迪A7L只是上汽奥迪一通乱改导致失败,那么Q6和Q5 e-tron就是上汽奥迪妥妥的侮辱国内消费者智商的产物。
以上汽奥迪Q6为例,上汽奥迪对外宣传的是史上最大尺寸奥迪SUV,但奥迪Q6诞生的平台却是与途昂一样,都是基于MQB EVO横置平台打造而来。换句话说,奥迪Q6就是途昂的换壳车,但起步价却直接来到了46.76万元,摆明了想割韭菜。同样,在奥迪Q5 e-tron这边也是如此,就是大众ID.6的换壳车。
所以说,上汽奥迪从表面上看有三款产品,可实际上就只有奥迪A7L是源自奥迪的产物,奥迪Q6和Q5 e-tron都是换壳车,产品毫无诚意。借用换壳来糊弄消费者的上汽奥迪还能畅销的话,反倒奇了怪了。
写在最后:
总之,上汽奥迪如今的惨败,贾鸣镝肯定是难辞其咎了。对现在的上汽大众来说,除了奥迪品牌难当大任外,连斯柯达都已经到了退市的边缘,或许上汽大众也时候反思,这些年都做了什么。
										I.D. VIZZION将于日内瓦国际车展迎来全球首秀大众汽车品牌展示I.D.家族的巨大潜力【2018年2月22日,沃尔夫斯堡/北京】大众汽车品牌将于即将开幕的日内瓦国际车展上,推出一款诠释品牌未来个性化移动出行的车型——I.D. VIZZION。I.D. VIZZION采用电力驱动,使车辆实现环保出行,而自动驾驶系统确保了车辆在驾驶过程中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同时,这款创新的概念车还诠释了未来汽车设计的优雅与感性。内饰方面,I.D. VIZZION取消了方向盘和相关控件,带来全新的旅行体验。  | 
								
										金秋惠享季,开瑞K50 3.99万起金秋九月对于学生而言是开学季,但对于无数辛勤工作的劳动者而言,是忙碌的收获季。无论是种植大户还是个体户、零售商,九月都是最忙碌的时节,此时如果有一台性价比高、功能性强的车,相信一定能够事半功倍,开瑞就是一个不错选择。  | 
								
										新能源品类加速升级 长城汽车2022年销售超106万辆2023年1月10日,长城汽车发布2022年12月产销数据。2022年,长城汽车全年销售1,067,523辆,连续7年销量超100万辆。其中,海外市场累计销售173,180辆,同比增长21.28%,海外市场累计销量已超100万辆;2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占比达15.27%,上升5个百分点;智能化进阶加速落地,智能化车型渗透率达86.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