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燃油车时代的末尾,不少人可能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为什么国内汽车绝大多数都是汽油车?被欧洲吹捧的柴油机,为什么缺席了中国的乘用车市场?诚然,柴油发动机有着种种的优点,扭矩强大且油耗更低,国内也有着上以百万计的柴油发动机体量,但乘用车领域的柴油发动机,寥寥无几。编辑认为,柴油汽车没有普及,主要有这几点原因。
国内石油和汽车工业起步晚
时至今日,不少网友将柴油汽车不能普及的问题,归咎于国内油品品质以及供应问题,甚至将箭头直指“三桶油”。但编辑认为,“三桶油”的油品问题,只是柴油机不能普及的表象。大家或许不知道,“三桶油”成立于改革开放之后,而埃克森美孚、皇家壳牌等成立于大清时期,国外技术垄断加之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国情,我国早期油品自然不能跟欧美国家相比。
而欧美国家的柴油发动机技术,是偏向高速设计的柴油动力,燃油喷射技术、结构设计与国内的农用柴油机完全不同,不能吃粗粮的欧美柴油发动机,自然不能适应国内的油品环境。与其将问题归咎于“三桶油”的不作为,不如将其归结于我国汽车工业与石油炼化行业的起步晚,且技术不相配套。
消费者对柴油机的普遍歧视
近年来,随着国内一批批大型炼厂投产,国内油品指标更迭换代,国内油品无论是质还是量,都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但即便如此,国内柴油汽车也并没有因此普及,国人对柴油机的歧视至关重要。以奔驰G系列来看,大家宁可加价几十万,选购G500,也没人用十多万的优惠,选择G350D。在国人眼中,柴油机多是廉价的工业、农业用品,抖动大且不上档次。换个角度,如今三缸机如同过街老鼠,当年柴油机又该如何让大家欣然接受?
汽车引入国内初期,本身就是带有一定奢侈品属性的,甚至一辆车的价格比一套房子还贵,大家自然无法接受自己花大钱买的汽车,竟然用拖拉机一般的柴油发动机。这样的柴油机歧视,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改观。
车企顺势而为
国内的车企也都顺应历史大趋势,并没有强行推广柴油汽车。国内车企早期多以借鉴日系技术为主,这也为自主品牌汽油机定下了主基调。后来部分车企也曾推出了部分柴油动力,但效果不甚理想,随即退出市场。种种原因,柴油汽车一直与国内多数消费者无缘。
人气爆棚预订不断!总统座驾DS7彰显超强魅力如果要评选2018年3月的车坛大事件,刚刚落幕的首届中国DS WEEK一定榜上有名。除了国内当红演员王凯亲临现场助阵、全新微电影《巴黎之光》首映,国内消费者期待已久的DS7也在全国媒体和消费者的见证下正式开启预售。得益于领先同级的综合产品力和充满惊喜的预售价,这款先锋智尚SUV预售开启仅3天就收获千余张订单,成为DS WEEK当之无愧的人气明星。许多慕名而来的消费者也纷纷下单,欲快人一步享受最新科技成果与上佳豪华体验。 |
“影响中原•2018中国汽车品牌荣誉榜”盛大揭幕,各项大奖花落谁家流金七月,热情似火。7月21日,2018第七届中原国际车展盛大开幕。7月22日,观者如织的车展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汽车厂商及媒体代表汇聚郑州国际会展中心,见证了首届“影响中原•2018中国汽车品牌荣誉榜”颁奖盛典的盛大举行。 |
不看这些重磅新车,枉去2018北京车展!从果粉们彻夜排队抢购新iPhone,到米粉们望眼欲穿地等待小米新机预定,再到花粉们不定期将华为门店围个水泄不通,优秀的产品总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占一席之地。其实这个规律不仅适用于手机,在汽车领域也同样适用,何况近年来汽车技术已有诸多实质性飞跃。在即将开幕的2018北京车展上,有4款新车格外引人注目,它们都拥有出众的综合实力,在同级中最值得用户关注,有望成为各细分市场的头号玩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