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DS在中国仅卖出0.61万辆,全系车型全年销量不及奥迪、奔驰和宝马等单一车型单月销量。回顾DS近年来华的销量数据,2013年DS卖出4000辆;2014年DS进口车与国产车累计销售2.8万辆;2015年DS品牌卖出2.7万辆;2016年DS在华累计销量为1.6万辆,而2017年仅有6088辆。在这样的情况下,DS在华即将预售DS7,又能否逆转DS在华低迷的市场表现呢?
DS7能否一改DS6低迷销量吗?
回顾DS在2017年各车型销量构成中,DS4S、DS5和DS6各车型去年总销量分别为0.12万辆、0.18万辆和0.31万辆,DS6还是DS在华的最畅销车型。要是DS在华没有DS6这款SUV,恐怕DS在华早已倒闭,那么,即将预售上市的DS7又能否拯救DS呢?难!
不用怀疑DS7的内外兼优的颜值和内涵有竞争力,但买车的消费者真的在乎DS7的造型和内饰精致做工吗?不是很在乎!近日,在北京举办的DS7媒体品鉴会上,其代表法系炫酷和浪漫造型的DS7,还有四种不同内饰风格,且有着精细的做工,想必现场能征服了不少媒体。
DS7的颜值和内饰能得分不少,曾经被诟病的板车悬挂,也改为了独立悬挂,且高配车型还配备了主动电子感应式液压悬挂。动力上搭载全新35/45THP发动机,匹配8AT变速器,分别在9.5秒和9秒就能实现百公里加速。从账面上来看,DS7还算过得去,有一定竞争力。
DS7后独立悬挂依然难逃DS6重合定位
可为何账面上甚至是颜值看上去不错的DS在华却卖不动?难道真的是中国人不懂法式浪漫的奢华?不是,主要还是DS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产品印象不够豪华,售价在20.69—27.29万元且定位为紧凑型SUV的DS6,还是采用的后扭力梁板车悬挂,加之渠道甚少,所以卖不动!DS6作为豪华紧凑型SUV即使以普通合资紧凑型的价格销售,依然卖不动!
如今,DS学聪明了!把后扭力梁的板车悬挂改为了四轮独立悬挂,并在高配车型上采用了电子感应式液压悬挂,提升了DS7的逼格,为DS7获得了一定竞争力!可是,DS7车身长宽高和轴距分别为4570*1890*1620mm和2740mm,与DS6长宽高和轴距分别为4553*1858*1610mm和2732mm的车身并没有形象更大的鲜明对比。
也就是说,DS7依然是一款定位紧凑型的SUV,而后悬挂从DS6的板车悬挂改为独立悬挂,让DS7的车内驾乘空间并不比DS6宽敞。在中国消费者购车希望越大越好的出发需求情况下,DS7如何与DS6差异化吸引消费者购买?恐怕很多消费者还是觉得DS7车内空间太小,打动不了在乎空间的消费者。
DS在华缺乏庞大用户根基且品牌豪度不够
空间是DS7的短板!哪怕在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期间作为总统座驾,也不能逆转DS7在华注定因空间小和品牌红利低带来的不畅销!毕竟,DS在华的品牌美誉度已经被边缘化,加之PSA旗下标致和雪铁龙近年在华销量表现差强人意,没有用户根基的DS在华缺少品牌拥趸者。曾经,DS还是采用雪铁龙的LOGO,就注定了DS在很多消费者心目中根本算不上豪华品牌,而国人购车除了在乎空间之外,同样更在乎品牌的豪华感觉。
渠道也是DS7热销的短板,即使DS7产品有竞争力,经销商卖DS不赚钱纷纷退网!导致消费者不仅购买DS车不方便,维修保养找一家DS的4S店更不方便。DS渠道退网,就如同曾经被法国政要喜欢的DS座驾突然在1975年停产,而2010年DS才复活,死去35年的DS品牌在2010重生后才来到中国,不仅法国消费者都差点忘了DS,中国人就更觉得DS不是豪华品牌。
写在最后
DS7未来的销量除与品牌美誉度和产品竞争力有关之外,DS7如何与DS6做到价格差异化才不会与兄弟DS6竞争抢消费者呢?如果价格定高了将让DS7销量惨淡,如果价格定得和DS6持平必将抢占本来就不畅销的DS6份额,根据目前DS6来看DS7的价格必然会比DS6定得高,不管DS7如何定价,受制于空间小、渠道少和品牌红利低等因素,DS7未来市场必然凶多吉少。
新车接二连三换代失败,锐界L能成为长安福特救命稻草吗?不可否认的是,长安福特曾经在国内也是无比的辉煌,2016年销量甚至达到了94.38万辆,距离“百万大关”近在咫尺,这一成绩是日系和韩系品牌所不能比拟的。但现在的长安福特,在国内汽车市场的影响力可以说是微乎其微,2022年销量仅为251019辆,也就是比亚迪一个月的销量水平。即便是进入到2023年,长安福特单月销量也不足2万辆。 |
史上最智能的电动车马上来了!概念车荣威Vision-E量产车全球首秀!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量产车完整摆在我眼前,而我却已经认不出它就是当年那辆惊艳的概念车……确实,不少概念车在量产的过程中,总是会因为成本过高、不够实用、安全等原因,与最初的概念车造型大相径庭,让人大跌眼镜。 |
减配隔热瓦宝来成烤箱、质量投诉激增还能买吗?中国有句古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用在今天这篇文章里,指的是那些在中国市场利用品牌影响力,专做坑害中国消费者的世界名牌车企。今天中国人能将你们捧红,明天也能让你血本无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