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的越发庞大,润滑油市场也迎来了井喷式发展。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了3亿辆,乘用车润滑油市场规模达到了1100亿元,然而这样的市场里,却没有国产机油的一席之地。2021年,外资企业机油市场占有率达到了93.9%,以嘉实多、壳牌、美孚为主的外资机油牢牢垄断着中国市场。为什么在自主品牌不断发力的今天,国产机油市场却没有丝毫竞争力呢?

为什么国产机油难以抢占市场,编辑认为主要还是机油市场的特殊性造成的。不同于汽车产品,机油产品非常特殊,消费者难以对机油进行有效辨别,而且98%的消费者也不会直接选购机油产品,而是从4S店或是其他维修门店渠道消费。4S店渠道不用多说,往往每家厂商都有指定的润滑油供应商,以符合厂商的机油指标。线下门店则是更加追求消费者的认可,于是外资大品牌往往就成为了首选。个别小门店为了追求更大利润空间,也会推荐国外品牌的极小众机油。国产机油往往无人问津。

更深层次讲,当前的国产机油更多是符合国际标准,却在机油行业没有话语权。近年来,机油行业的发展,与排放政策的升级是密切相关的。严苛的排放政策下,小排量涡轮发动机横行,SP标准机油应运而生。但行业指标的制定完全被美国/欧洲市场把持,国产机油厂商只能通过学习改进提升机油标准,这种倒追型的发展难以满足主机厂需求,更无法成为行业主流产品。

实际上,国产机油真的那么差吗?不尽然,最起码在低端市场,国产机油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当前主流国产机油的价格为100元/4L,部分品牌的电商活动价格甚至在60元/4L的白菜价。同价位的壳牌、美孚等外资品牌无不是最低端的矿物质机油,国产机油完全可以以全合成机油的属性以及更高的性价比胜出。只是在中高端市场,国产机油缺乏研发能力和市场话语权,抢占中高端市场并不实际。

机油是暴利行业,但国产机油一日不崛起,机油的定价权就掌握在外资机油厂商手中,中规版本的外资机油往往是海外市场的两倍以上,这也加重了国内消费者的养车负担。但面对外资机油的疯狂垄断,国内消费者似乎也并没有更好的办法。国产轮胎已经崛起了,国产机油何时才能自立自强呢?
										比揽胜运动版还长座位还多!只需13.98--18.58万元就能买到的车要不要?5月8日,众泰T800在金华正式上市,售价为13.98--18.58万元,全系采用6座或7座设计。众泰“造满足老百姓需求的好车”,号称众泰路虎揽胜运动版的T800不只是好车更是豪车,车身比揽胜运动版长,座位也比揽胜运动版多,还买什么百万路虎揽胜。  | 
								
										智能车链:以区块链重新定义车联网行业,共建大数据资产交易所日前,新加坡非营利基金会IOV基金会的智能车链平台(Smart Car Chain,简称SCC)又给车联网大数据市场来了一剂猛料。据业内人士透露,基于SCC平台的国内首款精算定价模型和运营模式已经就绪,以车联网驾驶行为大数据创新驱动的全新产品、营销、服务将替代传统的车险商业模型,初步计划在广西、陕西、青海等地率先实施落地,这标志着智能车链项目全面提速,正式进入行业应用层面。据悉,中国车险市场估值7500亿,每年保持稳定增长趋势,预计2020年将达1.2万亿左右,智能车链的推出或将成为推动车险新一轮变革的“引擎”。  | 
								
										风神皓瀚HD-i与比亚迪宋Pro DM-i实地挑战,谁更胜一筹?风神皓瀚HD-i与比亚迪宋Pro DM-i实地挑战,谁更胜一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