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这股东风愈发猛烈,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逐渐攀升,市场的销量表现也一直强劲,当然市场上的竞争也愈发激烈,甚至有一点“军备竞赛”的感觉,稍不留神就会落后非常远的位置,从而被淘汰出局。
对于所有的想在新能源这条赛道上奔跑的车企来说,除了足够靓丽的设计、全副武装的配置,还需要先锋科技来为自身的产品“镀金”。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就成为各家车企科技表现的主舞台,但是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存在的问题依然非常多。
小鹏P7高速开启辅助驾驶再出车祸
近日,湖南岳阳一位小鹏车主爆出,在驾驶着小鹏P7高速上开启了智能辅助驾驶行驶了十几公里之后,突然遇到一辆侧翻在路上的汽车,没有任何报警也没有任何减速迹象,车子径直撞了上去。
后来小鹏回应称:“经查,3月13日,车主邓先生驾驶小鹏P7于当地高速路段与前方横停的侧翻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未导致人伤。事故发生后,通过后台碰撞监测,我司客服人员第一时间致电客户询问情况,并给予协助指引。初步判断为车主在使ACC+LCC(自适应定速巡航&车道居中保持功能)过程中,没有保持对车辆前方环境的观察并及时接管车辆所致。经当地交警部门调查判定后,结论亦符合上述情况”。
此次事故也再一次将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推上了风口浪尖,当然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出现事故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每一次都是互相甩锅。那么,造成如今消费者和车企之间互相甩锅的事件频频发生,归根结底还是对于智能辅助驾驶上的信息认知存在不对等的差异。
智能辅助驾驶把消费者当小白鼠还是真有意义?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目前来看个人认为给用户的实际价值依旧是没有,不管是特斯拉NOA、小鹏NGP、蔚来NOP以及理想NOA等等更高级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对于路况复杂,情况多变的道路基本上都存在非常重大在安全上隐患,只能在特定工况条件下才能保持一定时间内的智能辅助驾驶。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存在对于消费者来说意义有两点:1、能够给亲朋好友吹一吹自己车上具有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多么多么厉害的一个谈资。2、在特定道路环境、特定道路工况下,确实能够一定程度上让驾驶员更加便利,但是对于一般用户来说这样的占比非常小。
智能辅助驾驶对于车企来说意义更加重大,首先这是为自身产品“镀金”的十分有效的配置,能够吸引非常多消费者的目光。其次,大量的用户可以帮着测试研发不完善的驾驶辅助功能,不然李想也不敢说出:“理想汽车的AEB开发团队有十几万人,每天研发和验证里程超过1000万公里”,这样的话来。目前消费者开着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就是帮车企收集研发测试数据。从而能够快速的进行技术上的迭代和突破,毕竟“军备竞赛”晚一步就可能活不下去。
当然车企有没有为了保持市场竞争力,从而把一些有明显产品短板的功能交付给消费者,很难辨别。同时智能汽车喜欢用OTA来告诉消费者如今的汽车也会持续性升级,但是OTA功能如今已经被用烂了,成为了“擦屁股”的专用功能。同时OTA能决定的是软件体验,但是软件体验的上限来自于硬件,当今年激光雷达成为主流的时候,视觉+毫米波雷达的智能辅助系统的效果永远不能OTA追上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
目前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有技术短板
之所以会存在对于智能辅助驾驶上信息认知的不对等,还是源自于厂家的宣传包装。目前基于视觉+毫米波雷达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面对识别静止的物体确实有的难度,说白了目前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有技术短板。
当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成为智能汽车产品亮点的时候,自然而然会伴随着对于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层层精美包装,从厂家宣传营销到销售人员的话术,让车主对于智能辅助驾驶的认知存在误解。
即便目前厂家对于这方面的安全性问题都有了重视,但是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不是简单的智能辅助驾驶培训,或者是像小鹏“智驾分”一样的线上答题,看上去这样的操作很美好。但对于车主来说,这样的培训是走过场还是真有效果?同时通过简单线上答题的方式,显然也无法真正扭转消费者对于智能辅助驾驶已经生成的错误认知。
写在最后
每一次因为智能辅助驾驶出现事故的时候,消费者怪车企说是自动驾驶,而车企说消费者没有集中注意力,互相甩锅的行为本根就是对于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认知不对等。所以未来希望厂商在宣传营销甚至销售话术上,能够贴合实际表现,降低用户预期,明确告知用户面临的危险等等,才能降低此类事故发生概率。
理想L7和L8降2万推Air入门车型,韭菜为何很香?大家都爱吃!最近,理想L7和L8的Air车型上市,价格都下探了2万元!作为理想L7和L8的入门车型,只减少了悬架高低调节的空气悬架1项配置,就少了2万元,理想L7和L8的Air车型是真香! |
补贴后卖10万元买电动汽车还是传统燃油车?虽然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在逐渐退坡,但车企补贴力度的加大,补贴后10万元也能购买一辆小型电动SUV,包括北汽新能源EX360和即将上市的元EV360,以及售价在10万元左右的热销小型SUV长安CS35和哈弗H2等车。那么,在10万元左右成交价下,到底是买纯电动汽车,还是加点预算买插电式新能源车,还是传统能源车? |
发布前“遥遥领先”,发布后销量也就一千,拿什么拯救腾势N7?盲订仅7天,订单突破一万台,再加上比亚迪的背书,是不是觉得这款车型一定大卖?这款车型叫腾势N7,可惜被现实无情“打脸”,八、九月销量分别是1480台、1810台,对比自家月销过万的D9,这销量不说是一落千丈,那也是惨不忍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