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目前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无非出自以下几种目的,有的是另有主力车型,买纯电动车代步;有的是受摇号限购影响,选电动车直接步入有车生活;再理性一些的是有经济头脑的消费者,换句话说,他们看重的是纯电动车在后期使用成本以及质保方面相比传统燃油车的优势,当然,再加上一些“环保人士”的标签就更好了。
几种情况中,最聪明的也是这一批人,他们才是有会算经济账的精英人士。在常规的用车成本对比中,只会将电费和油费进行对比,但二手车保值、相关售后政策等早已经是很多人买车必备的考虑因素,恰逢近期日产轩逸·纯电上市,基于它我们终于可以做一篇纯电动车用车成本的稿件。
补贴后15.9万起,轩逸·纯电有哪些与众不同?
按照国内市场习惯将10万元以内称为入门市场,20万以上称为高端市场,那么,轩逸··纯电所在的10—20万无疑是大众接受度最高的中端市场,单从价格区间来看,补贴后仅售15.9和16.6万元仅相当于传统合资中级车顶配的价格,例如科鲁兹和福克斯顶配售价都已超过16万元,而轩逸·纯电在拥有同级别车型相同价格的同时,提供的却是纯电动版本,这应该是它吸引用户的首要因素。
其次,从技术层面来看,轩逸·纯电也与其他品牌单纯从燃油车底子改进为新能源汽车的做法有较大差别,它搭载的是日产聆风同样的三电系统,拥有338km的续航以及8小时慢充和45分钟可充至80%的全新体验,技术成熟度和新能源体验有极高的保证。
再次,回到产品本身,轩逸·纯电的配置也极高,以顶配车型为例,它提供了主动刹车、车道偏离预警、座椅加热、车联网等一系列科技安全配置,从配置表现来看也做到了同价位领先。
与燃油车相比,轩逸·纯电使用成本到底多少?
最近全国92#汽油价格接近8元大关,油耗等用车成本问题再次被消费者关注,都说纯电动车省钱,那么到底省在哪里?
据了解,轩逸··纯电的百公里耗电量为13.8度,那么,按照国内大部分城市居民用电为0.52元/度的单价来计算,则每百公里电费为7.18元左右;同时,以同级别燃油车自动挡车型普遍8L/100km的油耗,按照7.6元/L计算,则为每百公里燃油费为60.8元。再按照私家车每年2万公里里程计算,前者光在燃油成本这一项上就要节约10000多元。
还有人说安装充电桩、电池衰减等客观因素怎么解决?
最后我们从保值率方面来看看,毕竟目前很多消费者从买车之初就已经提前考虑到日后出售或保值等层面。在政策层面,东风日产提出会根据评估车况提供3年不高于55%的残值回购服务;
不仅如此,安装充电桩也是不小的一笔费用,目前家用交流充电桩费用在数千元至1万不等,而购买轩逸·纯电还可以享受免费赠送并安装充电桩的服务;
为了进一步让消费者尝鲜新能源汽车,东风日产还提出金融礼/置换礼二选一:金融礼包含两年零息、三年首付15%或最低日供66元贷款政策;置换礼则为5000元(限购城市)或3000元(非限购城市)置换补贴。
写在最后:
应该说,轩逸·纯电在本身具备燃油经济优势的前提下,还通过政策和售后层面解决了用户的后顾之忧,按照中国人私家车普遍6年的换车周期为例,可以节约6万多燃油费,而8.20万公里的电池保修服务则完全能够满足这一周期;再加上轩逸·纯电本身在电动车品质、空间、配置上不俗的表现,让我们总算是找到一套真正可以对比燃油车与纯电动车成本对标的标杆,这也是我们相信它能吸引到用户的核心。
5月新势力销量排行出炉,理想重登榜首,哪吒坐实一线地位!疫情之下,4月国内车市遭拦腰斩,环比大跌成主旋律。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部分地区已实现复工复产,在5月份国内车市也迎来了触底反弹。从各造车新势力公布的5月销量来看,也进一步证实了国内车市整体复苏迹象。 |
微小型车市场变天,宏光MINI大势已去,比亚迪会成新的霸主吗?随着宏光MINI的出现,沉寂许久的微型车市场开始被众多车企所关注。对于车企而言,虽然这类微型车的利润不高(据悉宏光MINI一辆车赚89元),但确实能够走量,让品牌保持热度,相当于给自家打广告做宣传。 |
北美销量过万,国内仅298台,捷尼赛思为啥败北国内市场?2021年,捷尼赛思风风光光地开启了进军国内市场的工作,无论是产品引入,还是营销规格,都令人侧面。然而,捷尼赛思最终还是只感动了自己,今年第一季度,捷尼赛思在华的交强险数量仅298台车(约等于销量数据),平均单月不足100台,如此尴尬的销量成绩,直接将捷尼赛思“二进宫”的工作打了个不及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