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的第一枪打响,特斯拉个愣头青就耐不住寂寞地开始涨价了。和其他车子不一样,特斯拉涨价涨得很凶,综合涨幅在13.932-25.662万元。这个差价,“国产特斯拉”还不是随您挑?
“从7月6日开始我国对美国的整车进口关税正式由15%调整为40%”——特斯拉虎躯一震,无奈之中也不得不涨价了。对于我们来说,价格上涨的特斯拉不仅包含着无处安放的情怀,还有国家面前无偶像的这一“政治正确”。
特斯拉和国家利益
简单回顾一下中美贸易战,中国方面从来都不是搞事情的一方。在此之前,中方已经表明出了足够的诚意,从最开始的降低关税和和平谈判,都是为了以双方而考虑。
但美国怎么做的?出尔反尔,先是满口许诺共同让步,后来又气焰嚣张的涨起了关税。泱泱大国,知小礼而无大义。
现在仍热衷于抢购特斯拉,岂不是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中美贸易战就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没有理由不和国家共同进退。不只是特斯拉,还有所有在美国生产、出口中国的各种车型,都是不值得购买的。国家面前无特斯拉,民族面前无进口车。
自动驾驶已成迷
想买特斯拉,无非是逼格高、加速快、新能源、科技强。前三者都是属实,但是特斯拉的科技方面的确不敢让人恭维——比如自动驾驶功能就是特斯拉的软肋。
特斯拉的选装配置里面有些很有意思的东西,“增强版自动辅助驾驶”和“全自动驾驶能力”。这些东西说白了,实际上是一种先把自动驾驶或者辅助驾驶所需要的硬件安装好,后期再通过软件推送、升级的形式来提升驾驶级别。
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和辅助驾驶虽然一直在推送,可是其驾驶等级却一直停留在了LV2的层面,始终无法突破LV3甚至更高等级的驾驶体验。从首款量产车Model S(2012款)到如今,6年的时间仍让停留在了LV2的驾驶级别。
特斯拉的自动、辅助驾驶技术(Autopilot)并非至臻至美的,它的本质还是需要驾驶人员介入到驾驶过程当中。人们只看到了特斯拉传奇的一面,却很少有人认识到特斯拉的潜在威胁。特斯拉还在收集车主的驾驶数据,转换为自动驾驶技术的铺路石——消费者也成为了特斯拉的小白鼠。
安全成为特斯拉的笑柄
马斯克(特斯拉CEO)曾声称:特斯拉是最安全的汽车,但无情的现实却一次又一次的打了老马的脸。全球各地关于特斯拉自动驾驶的车祸不胜枚举,2013截至目前特斯拉已经有27起已知事故,其中9起事故和特斯拉的Autopilot技术有关。
除了特斯拉的Autopilot技术之外,事故频发的特斯拉也暴露出了特斯拉在安全上的缺陷。停放自燃、充电器火、自行加速……,让人担惊受怕的特斯拉的确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和缺陷。
特斯拉目前在华已经召回四次,其规模在22705辆。特斯拉在2017年在华销量也不过20000余辆。特斯拉主要召回车辆的原因都是“气囊和安全带”以及“制动系统”故障,清一色的安全隐患。就算是老马也不知道,还有多少个召回在等待着特斯拉呢……为通勤而买特斯拉的人,心是该有多大?
逆袭之旅遥遥无期
特斯拉7月10日宣布与上海临港管委会、临港集团共同签署了纯电动汽车项目投资协议,这也象征着特斯拉将在上海正式落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且不说特斯拉又要在中国折腾多少年才能投入生产,就当前来看,中美贸易战所带来的紧张关系,让特斯拉的超级工厂项目充斥着诸多不稳定的因素。
为什么大众、丰田等知名车企一直都在按兵不动?这些车厂又不是傻子,新能源是大势所趋,传统汽车不过是在积蓄力量罢了;以他们的技术底蕴,分分钟就能造出媲美特斯拉的车型。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传统车商的粮草是技术储备也是政策支持;新能源目前还是要让自主品牌尝够甜头,合资品牌不过是在猥琐发育而已。
可以想象,这些传统车企无论是在成本控制、生产管理、营销推广上面都强过特斯拉数百倍,他们造出来的汽车会不会比特斯拉差。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之日,就是特斯拉覆灭之时。
结语
关税涨价,特斯拉是可怜的也是可恨的。可怜在风头出尽,只能顶着压力在造车之路上走到底,为一众传统车企做挡箭牌;可恨在其车品控低下,视消费者安全如儿戏,贸易战打响爱国就不要买特斯拉!毕竟购买后更换配件的费用也会随着关税上涨而涨价。
新能源能成东风雷诺的东风吗?基于2017年去年实现的140%同比增长,东风雷诺给2018定下了10万台销量的目标计划,但随着一季度20905台的答卷交出,完成度为23%,与预计目标有些许出入,至此也就更别谈东风雷诺一度提及过的40万辆宏伟目标。 |
一口价12.58万元起,宝骏享境代言人龚俊也买了一辆一口价12.58万元起,宝骏享境代言人龚俊也买了一辆 |
奇瑞双子星GX&EX上市,高低错位能抢占轿车市场份额?随着合资A级车价格的持续下探,自主轿车的生存已经越发艰难,如何与合资在10万元左右的轿车抢占份额?不少自主品牌已经做出了先例,尤其是在今年4月左右,长安汽车上市的逸动和逸动DT双车战略覆盖了较广的价区,两台车高低差异定位被很多人寄予厚望,认为可以取得不错的销量成绩,但从8月销量数据来看,两台车合计9000多台的销量恐怕很难令人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