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行汽车CEO张华坤在中国互联网大会上演讲,针对现在造车新势力,水土不服的特斯拉把中国造车新势力带偏方向了!那么,中国造车新势力的方向在哪?
造出像特斯拉一样的电动汽车成为中国新势力造车公认的终极目标,这样目标能实现吗?方向又对吗?才成立两年且没知名度的清行汽车CEO——张华坤又有何狂言?中国造车新势力集体走错了方向,还是张华坤对电动汽车认识不够?
谁在为新造车势力买单?
据不完全统计,仅排名前十的新造车势力总计融资500多亿元。其中,蔚来融资接近140亿元,威马120亿元,小鹏72亿元,爱驰70亿元,游侠62亿元,奇点44亿元,车和家25亿元,云度20亿元,拜腾19亿元,电咖有数亿元融资,还有300多家造车新势力在到处找钱。
李斌说200亿元是造车门槛,而蔚来用4年烧掉140亿元,如今还没有全面交付新车。然而,造车的门槛比200亿元还高!甚至让李斌发出“知道造车烧钱,没想到这么烧钱”的感慨!
目前是造车新势力的起步阶段,仅设计到生产就有无数的资金缺口要填,后面还有更烧钱的销售和售后,以及大量广告宣传,一场发布会就要花8000万元。造车的前期和后期都很烧钱,尤其是后期更烧钱。
资本为了抢占市场跑马圈地,投机者看到所谓的风口蜂拥而上,未来洗牌过后有几家造车新势力的企业能活下来?将来又会是谁为此买单?
特斯拉模式在华是否行得通?
特斯拉代表的是速度与激情的极致追求,是时尚与舒适的最高标准,这基本上也是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目标,造车新势力向特斯拉学习没有错,可张华坤并不这么认为。
新能源汽车要挑战的是什么?是三电系统的深度开发,智能驾驶的底层数据架构,执行系统,而不是车身制造工艺。电动化是从汽油到电动的能源革命,不是生产线制造到3D打印的技术革命。
中国并不缺外观和车身结构的设计,中国品牌在传统造车领域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传统整车厂在造车工艺、车身材料、外观设计方面的研究已经非常有深度。学习特斯拉,不是把大量资本和时间消耗在和传统车厂一样的车身和底盘上,这不是造车新势力所擅长的领域。
如今,三电技术和智能化的巨大探索没有得到造车新势力应有的重视。电池续航问题一直是电动车发展的瓶颈,从换电到超级电厂一个个解决方案被提出来,而实际用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比皆是。
谁先解决这些问题,谁就会优先拿到这场行业洗牌的成功门票。如果从一开始布局的重点在这里,也许现在中国的新造车势力会有质的飞跃。
技术瓶颈下中国电动汽车出路在哪?
市场在哪里,出路就在哪里。无非就是一个到底要做高端品牌满足头部需求溢价获利,还是要做低端品牌满足基层需求以量取胜的问题,不管做高端还是走低端都是利益驱使,这原本并不冲突。
现在高端新能源产品的现状,技术瓶颈下高端车型真的能满足顶层需求成功溢价吗?不一定!而满足三、四线刚需市场就成了目前更好的出路!
中国汽车市场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口和体量的庞大,中国乘用车市场的刚需几乎为美国、日本、欧盟之合,而庞大市场需求体量的背后更是对经济出行的渴求。
据调查,2017年中国新车加权平均购置价格约11万元,10万元以内区间是销售主力,经济出行仍然是普罗大众的痛点。与一二线城市相比,三四线城市有更庞大的人口体量和更强烈的用车刚需,他们对价格敏感、对尺寸要求大、使用频率也较高。
三四线城市用户的出行半径远小于一二线城市用户,目前的电池水平完全能够满足三四线城市用户用车需求。为有钱人造一辆特斯拉难实现,但是为三四线用户造一辆空间大、价格低、使用成本低的电动汽车更容易实现。
写在最后
没有马斯克的基因,真的很难复制特斯拉。要想在新能源时代笑到最后,还得要先抓住刚需市场,为最广大用户造出更经济高品质的产品才行。这就是张华坤看到的造车新势力的未来,如此远见和担当想必能让清新汽车走得更远。
为什么电车的用车成本都那么低了,还是有人坚持买油车?很现实的一个问题,电车的充电费用永远都比油价低,这是很多人油换电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刚出社会不久,需要个代步车通勤的,那几万块钱的电车绝对是首要选择,所以你们会发现五菱宏光MINI EV卖得特别好。 |
真爱之狮,狮爱永恒 东风标致品牌狮粉体验营·重庆站圆满收官7月14日,东风标致品牌狮粉体验营·重庆站在重庆解放碑·英利大融城顺利举行。重庆300多名狮粉和56家主流媒体齐聚活动现场,与狮共舞,嗨翻全场。 |
北汽瑞翔首款新能源车成功下线,致富电车想了解下不?2月28日,北汽瑞翔旗下首款新能源车型DV611-B在重庆合川北汽瑞翔汽车有限公司总装二厂盛装下线。首款新能源车型的成功下线,展现出北汽瑞翔强大的产品研发能力和深厚的技术储备,标志着北汽瑞翔“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并行”的战略得以全面落地,也体现出北汽瑞翔将同时迎战竞争激烈的乘用车市场、商用车市场和新能源市场的雄厚实力,此举将为北汽瑞翔未来的发展提供重要战略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