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汽车和摩托车资讯分享

Car and motorcycle information sharing

孪生兄弟C-HR与奕泽会互相伤害吗?

  • 460
  • 2018-06-08 12:23
  • 0

合资车企两条腿走路,在中国并不少见。大众在华有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本田在华有东风本田和广州本田,而丰田则被划分为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既然如此,在丰田的车型当中自然也少不了“一车二用”的战略,而最近炙手可热的C-HR也难免会被“多生儿子好打架”这种模式套娃。


 


南(广汽)北(一汽)丰田素来会将一款车拉皮做成两个版本的历史由来已久,例如卡罗拉与雷凌,威驰与致享,威驰FS与致炫(前者一丰车型,后者广丰车型)——CHR则被一分为二,凭空多出一个兄弟,奕泽(IZOA,一丰)。那么,即将上市的C-HR在与奕泽的竞争中,依然会落入下风吗?



CHR的四点遗憾之细节有待深化


和朋友在4S店看车的时候,偶然发现了一台CHR的流动展车(6月22日上市,目前只有展车),虽然在外观上和网上流传的图片如出一辙,但是CHR所呈现出的细微末节的地方却差强人意。


 


1、CHR的后门把手位置是类似与XRV一般的隐藏式门把手,但是要比XRV门把手的位置要高许多,大概在1.4米左右的位置。对于小朋友来说,这种设计不算太友好——因为手够不到。


 


2、CHR虽然外观可圈可点,但对于后排乘客来说却不那么人性化。后排车窗不论是开合角度还是视野范围,都比较小,再加上纯黑的内饰,总有一种坐井观天的压抑感。


 


3、打开发动机舱的时候,我就发现CHR这个车的隔音绝对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子。和大多数国产车不同,CHR没有发动机塑料盖,整个机体完全暴露在空气当中;其次,引擎盖下方的隔音棉比较单薄,不过一包泡面调料包的厚度。


 


(CHR到店实拍)

4、最为诡异的还要数发动机舱的隔热板。不知道是个例还是普遍存在,CHR的铝制隔热板并没有像其他车子一样固定好,轻轻一拨,就来回晃动。关于这一点,4S店的员工也没有正面回应我。


 


(CHR到店实拍)

如果说前两点是CHR和奕泽的不可避免的共性,那么后两点上却不见得是这个说法了。CHR和奕泽如果有差距,绝对会是体现在这些细枝末节的地方。CHR的做工差强人意,而奕泽的实际表现却更令人期待。


 


CHR售价较高,加价陋习再次上演


虽然同为丰田,但是广汽丰田在拉皮车的个别车型售价上总要略高一些。比如同为2017款的卡罗拉和雷凌,前者10.78-15.38万元,后者10.98-15.98万元。在CHR和奕泽这两款车上,起步价在12.8万元;不出意外的话,广汽投产的CHR售价会比奕泽的相同车型价格要高2000-6000元之间。


 


广汽丰田甚至有可能对C-HR饥饿营销加价。从凯美瑞到埃尔法,加价行为就没有消停。在CHR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各地的经销商势必会抓住这个机会来刺激消费者,借以谋取利润;相比之下,一汽丰田就要老实多了,明白细水长流的道理,并不会因小失大。这也注定奕泽要比CHR走得更加长远。


 


CHR软实力不及奕泽


奕泽和CHR早就站好了队,但实际上,两款车子在销售方面却不一定有呈现出你追我赶的局面——原因在于广汽丰田和一汽丰田的经销商数量并不持平。


 


丰田的经销商数量为1181家,除去少数的二级经销商,一汽丰田的4S店有702家,但是广汽丰田的经销商数量却只有501家。大量的经销商,意味着可选范围更大,覆盖面积更多、对消费者来说也会更加便利,这对于奕泽的销量大有裨益。


 


结语


看似风平浪静,实际上暗流汹涌。虽然都是丰田的亲儿子,但两者在私底下较劲的场合还是数不胜数的。与卡罗拉、雷凌一前一后的上市日期不同,CHR和奕泽(6月22日)的上市日期仅隔一日,这也意味着这场角逐将会更加激烈……


分享到:
全部评论 (0人参与)
请控制在100字以内。
猜你喜欢

都2023年了还在玩概念车,起亚在华转型注定失败?

在燃油车市场卖不动的时候,转型新能源汽车或许就成了被市场边缘化的汽车品牌唯一出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比亚迪。在燃油车市场,比亚迪连二流品牌都算不上,但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比亚迪却是唯一一家能与特斯拉掰手腕的汽车品牌。

首次采用水晶档把,细节创新不少,比亚迪海豹内饰设计图发布

如今的比亚迪可以说是全面开花,不仅仅是在技术上因为多年的积累和研发,在市场中有了一个较为领先且成熟的技术地位,同时还能够保持电池、芯片等大部分自给自足的状态。当然对于美的表现上,从王朝系列开始比亚迪也有了一个长足的进步,特别是最新出来的车型,在设计上更是游刃有余。比如刚刚才试驾过的比亚迪汉 EV 创世版,将汉EV 唯一的颜值小瑕疵尾部修改的相当成功,比如即将上市的比亚迪海豹,而近日海豹的内饰设计图也曝光,在设计上既有传承也有创新。

中国小型SUV和紧凑型轿车的常青藤,逸动和CS35靠啥常绿?

在中国品牌紧凑型轿车和小型SUV阵营里,就不得不提到逸动和CS35,这两款车已经上市10年,却一直保持畅销,在5月20日迎来了2022款逸动PLUS & 2022款CS35PLUS上市发布会,外观以及配置进行调整升级,2022款逸动PLUS指导价为7.29-10.39万元,2022款CS55 PLUS售价为6.99-10.99万元。

安全登录 ×
车轱辘用户登录,请输入登录信息!
  • 快捷登录:
© 2017-2020 车轱辘(www.chegood.cn) 技术支持:重庆互联网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001923号 版权所有 渝ICP备17016055号-1
QQ在线:151055810  邮箱:15105581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