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4年的一天,凯迪拉克就决定抱着上汽通用的大腿,安家落户到中国了。虽然在14年之前一直被雷克萨斯、捷豹路虎花式吊打,但在15年之后销量一路高飞猛进。
2016年,做了十几年孙子的凯迪拉克总算是突破了10万辆的销量大关,销量同比增长46%;什么沃尔沃、捷豹路虎都得喊一声大佬,雷克萨斯的豪华二线销量冠军的皇位也不得不让贤。在2017年,凯迪拉克销量达到了17.35万辆,让13.28万辆销量的雷克萨斯也望尘莫及。
短短十几年间,凯迪拉克一跃而起,成为二线豪华销量之王。谁还会记得04年凯迪拉克初出茅庐的青葱模样呢?谁又会在意呢?
国产化,只是一个铺垫而已
在入华的十几年当中,凯迪拉克一直都在扮猪吃老虎。虽然身在二线阵营,但是心里向往的却是BBA的一线阵营,其高管早先就扬言要和BBA四分天下。如果把这个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的话,国产化绝对是凯迪拉克的必经之路。
凯迪拉克就像一个学习能力超强,但总是因为感冒流鼻涕在各种考试中发挥失常的学生,虽然笨是笨了点,但贵在坚持。凯迪拉克入华的时候也有一个学习对象,奥迪——秉承着“商本位”的理念,盲从了一汽奥迪的“官车形象”,并且快马加鞭的推出了国产版CTS和SLS,但是这两款车的投入却反响平平。
难能可贵的是凯迪拉克知道国产化是绝对没错的,错的只是理念和方向。不再模仿一汽奥迪的“商本位”,凯迪拉克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开始研究起了产品特性,最终在2010年推出了2.0T小排量车型,由此取得市场认可。
低价策略,凯迪拉克的核心
虽然有了学习方法,但是凯迪拉克依旧面临着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高不成,是因为价格不能过高;低不就,是指如果价格太低,对品牌本身的形象还是有着弊大于利的影响。
凯迪拉克瞅瞅奥迪,发现奥迪的套路很值得学习。先把价格稳住一段时间,让消费者形成一种高端的认知;过了一段时间,指导价依旧坚挺,但终端价格却要便宜的多。以2017款的ATS-L为例,其价格区间在29.88-42.88万元之间,但终端售价却在21.38-35.68万元之间,便宜这么多,还要啥自行车?
除此之外,凯迪拉克的价格衔接显得错落有致,ATS-L起步价为29.88(优惠6万多元)万元,XTS为34.99(优惠2.5万多元)万元,CT6为43.99(优惠4万多元)万元……做到了全面覆盖中高端的价格区间,却也不互相冲突。
“农村包围城市”,凯迪拉克的野心所在
有了国产化的铺垫,凯迪拉克会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凯迪拉克会把这套优惠操作玩的风生水起。
早在几年前,凯迪拉克高管就曾经说过:“凯迪拉克的新战略是要把价格拉得比奔驰和宝马更低以促进销量,以销量提升品牌认知,再调高定价。”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等你们开心了,我再把优惠给一刀切了,玩玩品牌溢价。这和“双11购物狂欢节”的套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互联网公司是杀熟,而凯迪拉克是杀生。
如果说BBA的低价策略是“城市包围农村”的话,凯迪拉克就是“农村包围城市”,BBA是在建立了高价品牌的认知之后,才推出了其入门级别的低价产品,凯迪拉克则是打算反其道而行之。
但这一切对于凯迪拉克来说,是一步险棋。买二三十万元的BBA是花小钱装大逼,但是你愿意花买BBA的钱来买凯迪拉克玩个性吗?所以凯迪拉克如果不搞低价策略,势必会失去民心,走上一条不归路。
写在最后
凯迪拉克能够稳居销量宝座并不是靠着运气,而是用低价策略换来的极高的性价比;如果凯迪拉克作死,搞什么品牌溢价、优惠一刀切的话,极有可能要被消费者所唾弃。所以现在还能买到性价比这么高的车子,您就捂着嘴偷着乐吧。
一辆车解决家用MPV所有痛点,七座车“稳男”选手只要6.48万?近年来,国内汽车消费升级已成为业内的共识,如何迎合趋势成为厂家的必修功课。一方面,许多家庭已经历过购车以满足够用的阶段,二次购车的他们体现出对更高品质产品的渴望;其二,消费升级并非完全体现在价格提升上,高品质一定不等于高价格,用户也经历着从追求性价比到质价比需求的转变。 |
15万内最具性价比的电动SUV选择?睿蓝7和新势力的纠结!手握15万元预算,如果是买燃油车的话,完全能够买到合资精品,但如果想要买纯电SUV的话,可选择的车型就不太多了。毕竟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国产品牌都在走高端化路线,合资新能源汽车又没太多竞争力,20万元以内很难有精品纯电动车型。 |
福美来F5让30岁的一汽海马能焕发第二春?今年是海马汽车建厂30周年,有着30年合资品质传承的一汽海马携福美来家族4款车型亮相北京车展。其中全新一代福美来F5、新一代七座多功能家轿 VF00概念车和新能源七座多功能家轿福美来E7三款全新车型的正式亮相,吸引了大批媒体朋友和观众驻足围观,新车的靓丽外形和强大的产品力备受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