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间有句笑谈:我这辈子能开上豪车就指望众泰了!虽然这是句笑谈,但不可否认,人们对众泰的期望值之高业内罕见。
尽管这家企业坊间名气高涨,但并不代表它的所有事业都一帆风顺。3月底,笔者有幸在浙江舟山参与了泰S系年会及全国招商会。出乎myauto意料的是,现场并不热烈,甚至可以说大为失望。因为偌大的招商会,在网经销商和意向经销商总共只有百余家,在业界来说,已经比较失败了。
事实上,众泰S系列不单单面临招商困难的问题,更伴随经销商的退网浪潮,众泰的未来不禁让人狐疑。
其实,多生孩子好打家并不是奇瑞的专利,甚至可以说在中国车市已是普遍的策略。众泰也同样积极执行此策略。但不同于大众普遍理解的是,更多研发车型、细分产品系列等行为并不是为了让大众有更多的购买选择。而是为了更可能多的拓展经销商数量,产品系列的增加可以让车企在同一城市发展更多的经销商!
比如,车企所招聘岗位最多的就是渠道开发经理。
车企想要卖车,首先就得依托经销商销售网络,如果网络不足,品牌往往失败,奇瑞之观致,就是最典型的案例!
通过产品研发和渠道拓展,众泰汽车在过去十数年里悄然完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并跻身前十,而众泰的经验也被母公司铁牛集团运用到其他品牌的拓展方面。从众泰到汉腾、君马以及众泰的诸多细分品牌,莫过如此。
跑马“圈地”,抢占市场占有率
拥有更多的经销商销售网络是快速占领市场的一种手段。然而每个城市能够承受的单一品牌经销商数量毕竟有限,同城同车型经销商势必会导致恶性竞争!为了抓住更多的经销商入网,很多企业多采取这样两个方案:
一是将品牌拆分,如奇瑞拆分为开瑞、奇瑞、凯翼等;吉利拆分为吉利、全球鹰、领克等。这样可以在不同的品牌下拥有各自的经销商销售网络!众泰的母公司铁牛集团也拥有汉腾、君马以及众泰等分品牌 ,每家都拥有各自的经销商网络。
第二种方案是将产品拆分,如大众分为南北大众、本田有广州东风之分、吉利由细分G网/L王。众泰品牌下也细分为Z系列、T系列、S系列和新能源四张渠道网。
大部分车企是第一第二种方案同时进行的。这样计算的话,如众泰在同一个城市至少可以拥有7-8家经销商。这个数量的经销商数量可以很有效的阻击其他竞品进入市场。
这样做有利有弊,利的的一面是主机厂可以快速的把产品到放到终端市场。而弊则基本由经销商承担,过于细分的产品造成经销商单店销量和利润的严重不足。
经销商也是“香饽饽”
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更多的经销商进入可以使得主机厂获得更多的资金进行生产及营销活动。事实上众泰最开始的Z300车型就是运用新入网经销商的入网履约保证金、建店保证金和首批货款的支撑才开始生产的。
更多的经销商数量,可以更多的汇聚资金,最大程度的冲淡众泰本身的资金风险。这些资金主要由三个项目构成:
1经销商履约保证金,在经销商如往前必须向众泰缴纳履约保证金,作为双方运营合作行为的保证。如众泰S系列的入网履约保证金为20万/家;
2建店保证金,授权经销商必须在《舰店承诺书》签订后7哥工作日内缴纳建店保证金,主要用于确保经销商建设合乎众泰要求的标准4S店。
3首批提车款,新入网经销商一般在入网前应准备首批提车款,此款项一事一议,没有具体的标准。众泰一般首批提车款需要100万左右。
因此每增加一家经销商,主机厂可以获得大约两百万的流动资金,而两百万几乎是汽车行业经销商入网的最低标准了,如果经销商形象店更大、品牌更好的情况下,所需资金更大。因此我们可以推断,众泰实际上是在用经销商的资金来维持资金的运作!
做大才能做强
作为国家重点扶持行业,政府一直对车企有相当规模的行政补贴,甚至愿意说政府补贴是自主车企想要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出于推动就业和地方税收的考量,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为车企提供资金是这个行业的惯例。根据统计国内22家上市企业在2014年享受到政府73.61亿元补贴、2015年攀升到118.23亿元、2016年则膨胀到120亿元开外。
因此为了获得更多的政府补贴,各家车企都倾向于将生产线拆分并进驻各个城市,虽然因此不可避免的造成各分系产品有重叠和浪费。如吉利就拥有杭州湾、兰州、临海、宁波、台州路桥、张家口、宝鸡等生产基地,在一一对应分系(经销商渠道)产品的同时也可以最大程度的获得各地所在政府的补贴,这也是车企降低成本的重要方式之一!
众泰也同样拥有重庆、金坛、临沂、永康、长沙、杭州等诸多生产基地,因此可以推断,相对于市场销量,铁牛集团更希望孵化更多的能够获得补贴的车企。
如根据天职国际出具的天职 业字[2016]5941 号《模拟合并审计报告》显示,2014年、2015年分别实现营收66.20亿元和137.4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81亿元和9.09亿元。
不过,来自于国家对众泰汽车的财政补贴却让众泰的业绩不免逊色,2014年、2015年来自财政补贴分别高达约4.43亿元和11.41亿元,分别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69%和8.30%。
因此这是众泰更多的拆分品牌、拆分车系并进入更多地方建立独立公司的背后背景!
毫无节制等于慢性自杀
众泰几乎毫无节制的细分旗下的经销商网络,并依托产品系的细分抢占更多的经销商并到处组建新的分公司以获取政府的补贴和税务优惠等。
但也因为如此可以推论,相比优化产品打造品牌来说众泰更渴望快速的获取资金和政策优惠。但这种扩张方式造成众泰经销商因为所代理产品过于细分而销量艰难,利润率难以保证,这也是此次S系列招商并不顺利的原因之一。而在网经销商到场严重不足也暴露经销商对众泰的潜在抗拒,这恐怕对任何品牌都不是一个好消息。
同时这种生产基地的细分扩张使得铁牛集团在产能运作、解决就业、销量税收等方面其实并不能满足所在地政府的要求,这也致使各地政府与 铁牛集团暗中龌龊不断。
成也萧何败萧何,极致的山寨速度和极致的销售渠道扩张成就了现在的众泰,但也使得其问题不断。未来到底如何,还得看众泰到底希望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