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先看一组销量数据图。
从上市开始,小米SU7的销量,就一直呈直线攀升的态势,到今年8月份,更是以13111辆的好成绩荣登中大型车销量排行榜第1名,这对于从手机行业首次跨界到汽车行业的小米而言,意味着获得了市场的绝对肯定。
那么问题来了,电动汽车品牌千千万,更是有比小米先入局的品牌,凭什么小米就能做到一举成名呢?
品牌优势,夺得流量头筹
小米这个品牌,本身就拥有庞大的市场知名度,此前一度通过“高性价比”这个热词,收获了一众忠实粉丝,其创始人雷军更是一个会玩流量的好手,在知名短视频平台某音拥有2918万的粉丝,每条视频点赞几乎都在几十万!那在人物影响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双重加持下,小米要想跨界做点大事,真会引起不小的轰动,当然,流量也会随之而来,这是它的第一步,造势!
建立生态系统,让消费者离不开小米
从智能手机,再到智能家电,小米已经从一个单纯电子产品的身份进化为了消费者离不开的小管家,那此时再推出一辆全新的汽车,先不说从未接
你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对小米而言,它不是在卖产品,而是在和你“交朋友”。
造电车,小米反而更有优势
不同于燃油车,我们本身就没有太深厚的技术底蕴,反而在电动汽车上,我们能够获得技术优势,那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作为拥有小米品牌做背书的小米汽车而言,想要获得更高更好的技术,只需要花钱就行!于是超级电机、高压平台、超级大压铸、智能驾驶、智能座舱5大核心技术应运而生。这是第三步,彰显自身实力,获得消费者的二次信任。
吸引你,和你交朋友,然后获得你的高度信任,这是小米汽车制定的的三步走战略,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小米汽车销量一度向好,但熟悉新能源汽车的朋友都知道,前期他们都是不赚钱的,反而还要“亏钱”,以小米汽车第二季度的收入来计算,其收入64亿元,一共交付27307辆车,毛利率来到15.4%,可即便如此,小米汽车仍然亏损达18亿元,将18亿元均摊到这27307辆车上,平均每卖一台,亏损超6万元。
其实可以这样理解,这亏损值对小米而言,反倒是一种“收入”。之所以会造成亏损,很简单,因为前期的投入和后期售卖的盈利不成正比,但小米汽车从中收获了小米SU7,甚至更多,从长远来看,这是一笔划算的交易,毕竟小米汽车推出首款汽车就获得了如此高的销量,后期潜力不容小觑。
车轱辘观点
从小米汽车的成功中,我们可以看到,跨界造车想要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你需要有足以攻破市场的布局思维和足够的资金沉淀。就如做事一样,如果没有勘破社会本质的能力,以及优秀的前瞻思维,事儿难成!
辉腾已死!大众第一贵途锐如何叫板Q7、卡宴和Urus?或许说到大众途锐会让很多人想起那个低调的西装暴徒——辉腾;在外人眼里看来,途锐和辉腾都有着不少的共性,因为两者不论工艺、技术、性能还有价格都毫不落后任何一个豪华品牌。不同的是,辉腾更多是曾经大众CEO费迪南德·皮耶希的一厢情愿;途锐则是主流品牌对于豪华品牌的下探做出的一种冲击。 |
长城炮第30万台整车下线暨拖挂版上市2022年5月8日,长城炮第30万台整车在长城汽车重庆智慧工厂正式下线。从零到30万,长城炮仅用了2年零8个月,再次实力演绎“长城炮速度”,成为首个突破30万台的中国高端皮卡品牌,刷新行业纪录。同时,乘用炮、商用炮拖挂版正式上市,具备C6拖挂资质,解锁全场景皮卡车生活,为全球用户创造惊奇体验。 |
黄雀在后车尾被撞防不胜防如何保障屁股安全?尽管汽车追尾是后车的责任,但后车超过80公里时速撞击尾部对车辆的伤害也是很大的,因为很多车型的油箱就在尾部,高速撞击尾部很可能把油箱撞漏油而燃烧爆炸。此外,现在的插电强混车型和弱混等混合动力车型,都是把电池放在后备箱,高速追尾还可能撞击到电池,导致电解液泄露或者漏电爆炸或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