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小米汽车是当下汽车市场的流量大王,其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全网关注,无论是媒体还是车企,都在有意无意地蹭小米流量,其目的无疑是吸引眼球罢了,这也无可厚非。但智己汽车近日蹭小米流量就惨遭翻车,甚至还不得不公开发表道歉声明。
事情的起因就是智己L6在发布会过程中,对小米SU7 Max的关键参数进行了错误标注,这一行为给小米汽车带来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直接让智己汽车陷入舆论漩涡。
小米连发三文硬怼,智己终道歉
4月9日凌晨,智己官方正式发布了对小米汽车的道歉声明,在致歉函中,智己汽车承认由于团队内容审核疏漏,导致了这一错误的发生,并对小米SU7 Max的关键参数进行了澄清。值得一提的是,在智己汽车官方发布道歉声明前,小米汽车就连发三条动态,内容指责智己汽车的行为“不合理、不合法、不体面”,并要求智己汽车正式公开道歉。
另外,智己汽车在知道对小米SU7 Max有参数错误后,第一时间本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是CEO刘涛在其社交平台上道歉:“由于产品信息的调研结果有误,发布会上有一处信息错误。小米SU7跟智己 L6一样,都是前后电机使用SIC碳化硅模块,小米SU7确实是我们非常尊敬的竞争队友!在此,我诚挚地向小米汽车和大家致歉。”
面对刘涛的道歉,小米汽车直接表示不接受个人轻描淡写的非正式道歉,这才有了智己汽车官方发布的正式道歉声明。
客观来讲,行业内部友商对标并不见得是一件坏事,但前提是要客观真实。小米SU7在上市发布会上也是直接与保时捷和特斯拉对比,但拿出来的数据都是真实有效的。智己汽车对小米SU7 Max给出错误参数的目的,无非就是想要表达智己L6比小米SU7竞争力更强,但从结果上来看,反倒是引火烧身。
一般在上市发布会上,也很少出现指名道姓对标竞争对手的情况,通常都是某品牌或某款车,除非对自家产品有着高度自信。很显然,智己L6并不是一款有着足够竞争力的新产品,反倒被贴上了玩儿文字游戏的标签。
智己L6首发固态电池引质疑
从整个智己L6的发布会来看,受关注最高的就是固态电池,智己汽车称智己L6搭载了业内首个准900V超快充固态电池——第一代光年固态电池。
按照智己汽车的说法,第一代光年固态电池是一块容量达到133kWh的大容量电池,能够让智己L6实现超1000公里的CLTC续航里程。与此同时,该固态电池采用干法一体成型耐高温固态电解质,可实现“整包无热蔓延不起火”,在快充方面,峰值充电功率可达400kW,充电12分钟续航就能增加400km。
固态电池顾名思义就是将传统电池的电解液替换成了固态,带来的好处自然就是有着更大的能量密度,同时在安全性方面也要比传统电池更出色,纯电动汽车能否完全取代燃油车的关键就是固态电池何时大规模量产。
目前,不少企业都在致力于对固态电池的研究,且也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固态电池高昂的造价很难实现量产化,谁能率先将固态电池运用到市场,谁就主宰了下一个时代。那么,智己汽车的固态电池为何还备受争议呢?
其实早在3月份,腾势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赵长江就公开表示:“这个时候在宣传半固态车用电池的就是在玩文字游戏!”很明显,赵长江暗指的就是智己汽车。智己汽车CEO刘涛也立即作出了回应,表示“文字游戏不是我们擅长的,唯有技术创新迭代才能推动时代进步,智己就是要用实际行动来践行。”
可从现在的结果来看,智己汽车就是在玩儿文字游戏。动力电池从液态到固态,需要慢慢转变,谁都不能一口气吃成胖子。智己汽车所谓的固态电池,实际上就是将一部分电解液换成固态,整出一个介于全固态和液态之间的半固态出来。
也就是说,智己汽车宣称的固态电池实际上是半固态,且也不是行业首搭。早在去年底,蔚来创始人李斌就直播了蔚来150kWh电池包的续航能力,最终车子跑了1044km,而这块电池包就是半固态电池,其电芯能量密度达到了360Wh/kg。
为何蔚来不将半固态电池大规模装机呢?原因就是成本太高,蔚来高管就曾经透露这块半固态电池的成本相当于一辆蔚来ET5,且还无法大规模生产。半固态电池尚且产量和成本无法满足市场,距离全面普及固态电池的时间只会更久,外界的主流预估是2030年以后。
写在最后:
蹭流量不可耻,可耻的是毫无底线地可以抹黑,小米SU7 Max的关键参数连路人都知道,身为汽车制造商的智己汽车难道不知道吗?所谓团队内容审核疏漏也不过是智己汽车为了蹭流量刻意为之罢了,其重点宣传的行业首搭固态电池包,更多的也只是制造噱头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