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有句名言:“当潮水退去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用这句话来形容一众造车新势力再合适不过。
大约在十年前,借着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东风,国内也开启了一股造车热潮,2015年更是被称为了造车新势力元年,巅峰时期国内新势力品牌数量一度超过了100家。但现在,已经有超过一半造车新势力破产,且大多都是烧光了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元连车都还未造出就破产,从这点来看,贾跃亭无疑是个成功者,至少折腾了这么多年至少把车给造了出来。
可即便是成功产出量产车的新势力,由于各种原因也没能逃过破产的命运,就比如奇点汽车。
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奇点汽车
日前安徽奇点智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新增一则破产审查信息,申请人为钟文明等10人,经办法院为安徽省铜陵市中级人民法院。风险信息提示,目前安徽奇点智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关联多则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371万元。不仅于此,该公司还关联多条限制消费令、失信被执行人(老赖)和终本案件信息,未履行总金额超732万元。
相比“蔚小理”这样名声在外的新势力品牌,奇点汽车的知名度并不高,但它的成立时间比“蔚小理”还要早,在2014年就已经成立,而背后的创始人更是前金山软件总裁、前360副总裁沈海寅。
早些时候,沈海寅的确是想踏实造车的,还喊出了“要用互联网模式打造中国人自己的特斯拉”。不得不说,主要故事讲得好口号喊得响就不愁没有追随者,很快奇点汽车就收到了来自联想、360、因特尔等知名企业的投资,融资11轮资金规模超过了170亿元,这是当时绝大多数造车新势力都望其项背的存在。
但手握大把资金的奇点汽车也开始大肆挥霍了起来,2016年沈海寅斥资80亿元将总部迁到了铜陵,紧接着铜陵工厂还未投产,沈海寅又计划投资150亿元在苏州打造“全球研发中心”,还不到半年,又在湖南株洲宣布投资50亿元打造株洲造车基地。
在沈海寅烧光170亿元融资的同时,奇点汽车的量产车却还停留在PPT阶段,当“蔚小理”已经造出车并成功IPO的时候,奇点汽车甚至连造车资质都还没拿到,最终只能饮恨退场。
成功的新势力千篇一律
说白了,奇点汽车的失败只是众多造车新势力的一个缩影,而奇点汽车失败的主要原因还是沈海寅步子迈太大。沈海寅认为,想要造车就必须先造厂,这一点无可厚非,但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先造厂后造车的做法无疑是自寻死路。
不同于传统车企,所有造车新势力因为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在各方面都需要大把的资金来维护,像早期的“蔚小理”就是将主要资金投入到研发上,生产则是直接找代工厂帮忙,当达到一定规模后再考虑自己建厂,这样既可缓解资金压力,又能研发出好的产品来打动市场。
作为一个烧钱的行业,即便是将量产车造出来了,也并不意味着未来会一帆风顺,威马汽车就是个例子,由于经营不善和产品质量不过关,破产也只是时间问题。
除此之外,在众多破产的新势力品牌中,失败的原因也是各不相同,有一开始就想骗补的,也有拿钱跑路的,造车全靠嘴的现象层出不穷。就比如拜腾汽车,仅300多人的北美团队,每年光吃零食就花费了5000万元,80多亿元的融资最终就只造出了一张PPT,本就资金困难,自己又花钱如流水,这样的新势力品牌又能走多远?
写在最后:
总之,新势力品牌已经失去了抢夺市场的最佳时机,就现在的市场环境来看,除了理想汽车外,没有哪一个新势力敢说能够稳赢,未来也只会有更多的新势力破产退市。
华为十大黑科技上车,问界M9以46.98万元起售,有何亮点?华为十大黑科技上车,问界M9以46.98万元起售,有何亮点? |
法系车上海车展“全军覆没”,虽未退市但也没区别?作为进入到2025年后第一个大型车展,今年的上海车展可谓是群星璀璨,甚至连一向对新能源汽车不感冒的合资品牌,也在本届上海车展上拿出了压箱底的新能源产品,包括AUDI E5 Sportback、日产N7、丰田铂智7等。 |
18.98万元起,海狮07EV正式上市,有何亮点和竞争力?5月10日,比亚迪全新一代e平台3.0 Evo及首搭车型海狮07EV全球同步首发。全新平台集合了全球首创CTB整车安全架构、全球首创十二合一智能电驱、全球首创智能宽温域高效热泵、全球首创全域智能快充、全球首创智能运动控制五大最新技术集群。其中,23000rpm全球量产最高转速电机、智能升流快充技术、智能末端快充技术、超级iTAC等突破性技术全部搭载于海狮07EV身上,令其具备了更安全、更高效、更智能的卓越表现,拥有了“全能王”的超凡实力。 定位于“中型都市智电SUV”的海狮07 EV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格18.98万元-23.98万元。海狮07EV是e平台3.0 Evo打造的首款车型,搭载12项全球首创硬核技术,拥有超100项全系标配,集安全、舒适、智能、性能、效率、颜值于一身,是比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