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田在国内的地位不言而喻,甚至在部分消费者心中,虽然丰田在销量上比不上大众,但在心中的分量却远超大众。大众敢在国内玩儿加价吗?显然是不敢的,但丰田却将加价玩儿得出神入化,特别是广汽丰田,更是加价提车的始作俑者。
近年来,广汽丰田在销量上也是不断攀升,在2022年广汽丰田实现了销量首次突破了100万辆,创下了入华以来的最好成绩。即便是进入到2023年,广汽丰田在销量上的表现同样亮眼。
2月销量创佳绩,广汽丰田迎来盛世?
根据广汽丰田官方发布的销量数据显示,在2月份,广汽丰田销量达到了67029辆,同比大增26.2%,同时还刷新了2月销量纪录。在广汽丰田的销量构成中,双擎车型的销量达到了21075辆,同比增长31.4%,其电动化渗透率高达32.4%,领跑合资阵营。
2月份广汽丰田30万元以上智能电混双擎销量也达到了8942辆,稳居高端HEV销量榜首。第八代凯美瑞累计销量更是突破100万辆,成为B级轿车市场无可替代的标杆产品。就市场表现而言,广汽丰田在合资车阵营还是非常抢眼,销量也是屡创历史最佳绩。
不难看出,广汽丰田已经在国内迎来了自己的盛世。可在繁荣的背后,更多的还是广汽丰田日益显现的危机。广汽丰田能够在销量上不断走高的主要原因,事实上就是低价促销的结果。
就以凯美瑞为例,以前的凯美瑞几乎很少会给出降价优惠,即便是有,降价幅度大多也不到1万元。现在,凯美瑞的降价幅度却直接来到了2万元,部分地区的降价更是接近3万元,由此才换来了广汽丰田在销量上的不断增长。
更关键的是,现在的广汽丰田除了能在燃油车市场狐假虎威外,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简直就是不堪一击。虽然广汽丰田官方宣称在2月份电动化渗透率高达32.4%,但真正的新能源汽车占比又有多少呢?
新能源销量不及新势力品牌,丰田危机已经凸显?
在新能源汽车席卷全球的当下,丰田和大多数传统汽车品牌,也开启了向新能源汽车的转型。但不同的是,丰田对纯电动汽车一直都是嗤之以鼻的,对丰田来说,纯电动汽车根本就不能算作是新能源汽车,只有氢燃料电池汽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清洁能源。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丰田都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至于纯电动汽车,往往是通过油改电来敷衍了事。可氢燃料电池汽车受技术和成本限制,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丰田也不得不重视自己瞧不上的纯电动汽车。丰田章男也对纯电动汽车做出了具体的规划,到2030年,丰田将累计推出30款纯电动汽车,其全球销售的新车中,将有三分之一为纯电动汽车。去年,丰田首款由纯电专属平台打造而来的bZ4X,就是丰田在国内向电气化转型的标志。
2022年才入局国内纯电动汽车市场,从时间节点来看,已然错失了转型的最佳时机,换来的结果也只能是惨淡的销量。数据显示,丰田bZ4X在去年上市后,从去年11月到今年1月份,累计销量仅为3800辆,其中一汽丰田bZ4X累计销量为2391辆,广汽丰田bZ4X累计销量为1446辆,两家合资公司加起来平均每月销量才1千余台,这样的成绩连国内的二线新势力品牌都算不上。
更何况,丰田bZ4X本就是一辆问题频发的纯电动汽车,近段时间才因驾驶辅助系统存在安全隐患召回1.2万辆bZ4X,连库存车都被统一召回。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在销量上,丰田bZ4X都是失败之作,不仅没能让丰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站稳脚跟,反倒还败坏了丰田在国内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高口碑。
同时,bZ4X存在的问题,也从另一个层面上体现出了丰田在纯电动汽车领域的不成熟,这对迫切想要转型的丰田来说,绝对是致命的。就目前国内汽车市场环境来看,如果丰田无法顺利转型,仅靠燃油车倚老卖老,不出十年丰田就将沦为一个二线合资品牌,仅靠降价求生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写在最后:
丰田缺技术吗?答案是否定的,丰田缺钱吗?答案同样是否定的,可就是这样一个既不缺技术也不缺钱的汽车巨头,偏偏在纯电动汽车领域遭到了滑铁卢,唯一的解释就是,丰田打心底里看不上纯电动汽车,仍旧是对氢燃料电池汽车恋恋不忘。如果丰田还不转变观念,最终的结果就只能是被时代所淘汰。
										三叉星竟卖不过牛头标,奔驰V级和埃尔法,为何命运大不同?与其它细分市场买车看车标不同,车标在MPV市场似乎并不管用。就比如别克GL8,绝对是MPV市场的一款现象级产品,但别克在国内的影响力并没有大众、丰田、本田那么强,可别克GL8在销量上却远超大众威然、丰田赛那、本田奥德赛等一众产品。  | 
								
										蓝气球限时4.29万元,全系续航210公里,市区代步买它值!蓝气球限时4.29万元,全系续航210公里,市区代步买它值!  | 
								
										治水彪炳千秋的大禹居然造出全球最早的车!对于现代汽车的发展历程,很多人都能娓娓道来,即使并非亲历,但130多年的时间对任何人来说记忆可能算不得太模糊。那么现代汽车发明之前呢?没有发动机作牵引,用什么来拉车呢?就是我们常说的牛车、马车吗?那最初的车是个什么形式呢?中华上下五千年,海量的史籍和星星点点的历史片段足以勾勒出“车”的兴起和变迁,更让我好奇的是,到底是哪些人与“车”结下渊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