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浪潮席卷全球,百年汽车巨头也不得不顺应潮流,开启大象转身的步伐。在众多传统汽车豪强转型新能源汽车的过程中,都难免会面临阵痛期,导致在转型过程中举步维艰,印证了大象难转身的说法。
在新能源转型的决心和成果上,大众绝对是所有传统车企里的翘楚。早在2016年,“变革2025+”战略的发布就标志着大众汽车开启了意义深远的转型,2019年大众就推出了MEB纯电平台第一款车型ID.3,打响了传统汽车巨头转型新能源的第一枪。
转型成果显现,大众新能源不断攀升
与大众早早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不同的是,日系、美系等汽车巨头,在近年才开始注重新能源汽车的打造,首款纯电动产品也是在去年才进入中国汽车市场。凭借着先发优势,让大众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抢占了一席之地,截止到现在,大众在全球已经累计交付了超50万台ID.家族车型。
在国内汽车市场,大众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表现虽然没有比亚迪、特斯拉那么亮眼,但也处于和国内一线新势力品牌比肩的地位,远好过于其他合资车企。
根据2022年的销量数据显示,大众在中国共交付了18.06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51.6%,其中ID.家族车型占总销量的79.2%,全年交付14.31万辆,同比增长102.9%。从去年的表现来看,ID.家族不但实现了销量目标,销量还较同期翻一倍有余,这也使大众汽车品牌在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进一步提升了0.4%。
大众ID.系列车型在国内销量与日俱增的背后,无疑体现出了大众比其他合资品牌更坚定的转型决心。在产品布局上,大众已经在国内推出了ID.3、ID.4、ID.6三款ID.家族产品,而绝大多数合资品牌仅有一款纯电产品,且在今年下半年,大众还将带来ID.7这样的全新产品,进一步丰富在新能源市场的产品矩阵。
除了打造新产品外,大众同样没有忽视对现有产品的升级换代。3月1日,大众在海外正式发布了新款ID.3,新车的升级之大,甚至被大众称之为二代产品,再次彰显了大众转型的决心。那么,新款ID.3的升级点到底有哪些呢?
新款ID.3来袭,大众终于有诚意了?
具体来看,在外观设计上,新款ID.3整体继承了现有车型的设计语言,但在细节之处做出了很多改变。就比如,新车前保险杠就得到了明显的优化,其两侧进气口进行了扩大,运动感更强。
此外,新车的前引擎盖现在看起来更长了,是由于挡风玻璃下的黑色饰条已经被移除。车尾部分,虽然尾灯组样式没有发生改变,但对内部光源结构进行微调。现款车型C柱多余的装饰也被取消,黑色车顶两侧的装饰条也由镀铬变更为哑光饰面,让整车变得更加协调。
相比在外观设计上的“小打小闹”,新款大众ID.3在内饰上则罕见地给出了十足的诚意,不仅中控大屏升级到了12英寸,其UI界面也得到了优化,且配备了最新的车型系统,进一步提升了整车的智能化水平。
在用料上,新款大众ID.3也是一改现款车型大面积的硬塑料,在中控台、车门等细节上均加入了软包材质和缝线工艺,且门内饰板也进行了重新设计,大量运用了环保材料覆盖,其车门装饰件、座椅罩都采用Artvelours Eco超细纤维材料,由71%的回收塑料废料制成。
动力上也进行了升级,新款大众ID.3将提供58kWh和77kWh两款电池组,在WLTP工况下综合续航可达到426km和546km,且支持直流快充,只需要30分钟左右即可将电量从5%充到80%。反观国内现有的ID.3车型,搭载的还是52.8kWh的三元锂电池,CLTC工况综合续航仅450km。如果新款ID.3上市后引入国内的版本,也能做到546km续航,相信对ID.3在国内的销量势必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总体来看,新款ID.3从内到外都有着不小的升级,让外界看到了大众少有的诚意。按计划,新款大众ID.3将于第四季度在海外率先上市,预计今年底或明年初引入国内市场。
写在最后:
从定位来看,大众ID.3的直接竞争对手就是比亚迪海豚,但在销量上,两者却有着很大差距。导致ID.3销量不及比亚迪海豚的原因,除了定价过高外,没能与海豚在竞争力上拉开实质性差距也是ID.3销量不高的原因。新款ID.3直接将综合续航提升到了546km,如果引入国内后配置不被阉割且售价不变的话,必会让ID.3销量有肉眼可见的提升。
当红当自强!欧尚X7 PLUS红版12.89万元限量上市自上市以来,高性能智控大美SUV欧尚X7 PLUS就保持热销势态,目前累计订单量已经突破5.6万辆,今年1月更是劲销10159辆,成为紧凑级SUV市场一款市场、口碑双丰收的当红SUV。时值当红三月,欧尚X7 PLUS红版正式上市,售价12.89万元,限量发售777辆,以此致敬新时代、新生活中的每一位当红的奋斗者,致敬每一个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平凡英雄。 |
再次刷新新能源品牌建店速度,捷途山海百店联合开业暨山海T2上市6月1日,“百城联动共赴山海”捷途山海百店联合开业暨山海T2上市在捷途山海重庆零创新能源中心盛大举行。6个月的时间,300家新店,“捷途速度”再次刷新新能源品牌建店速度。 |
仅三家主流大厂实现增量,新能源渗透率近五成,还有谁在买油车?现如今,各行各业都在内卷,在汽车市场卷得则更为激烈,因为汽车市场已经不仅仅是在卷价格,更在卷技术、卷服务、卷价值等方方面面,而在内卷的背后,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促进销量。从实际销量表现来看,尽管车市价格战已经非常激烈,可反馈到终端销量上却收效甚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