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这么多汽车品牌都挤破脑袋想要挤入高端市场?在这背后,不仅是因为高端市场利润更大,能让车企赚得更多,更重要的是,高端市场可以提升汽车品牌的知名度以及品牌影响力。这也就是为何近年来,不断有中国汽车品牌进军高端市场的原因。
同样的道理在其他国外汽车品牌上也是如此,就比如丰田的雷克萨斯、日产的英菲尼迪、现代的捷尼赛思等,都是各自旗下的高端子品牌。但国内的高端市场长期被BBA所统治,二三线豪华品牌只能夹缝求生,除了雷克萨斯外,基本都不好过,就比如讴歌。
入华16载,难逃退市结局
作为本田旗下的高端品牌,讴歌的成立时间并不算晚,早在1986年就已经在美国成立,仅比丰田的雷克萨斯晚了三年。尽管讴歌已经成立了36年之久,但国人对讴歌进入国内汽车市场还是2006年的事情。
2006年9月,讴歌正式登陆中国市场,并陆续带来旗下TL、RL等畅销车型。由于是进口的身份,导致讴歌进入国内汽车市场后,在价格上并没有带来太大优势,再加上品牌知名度的不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讴歌的销量都非常惨淡。
直到2016年,在讴歌进入国内十周年之际正式与广汽合资,从而实现了国产化,让整车性价比有着大幅提升。实现国产后的讴歌,也的确迎来了短暂的春天。2016 年,讴歌销量同比增速达到了 120%,2017 年累计销量超 1.63 万辆,创下讴歌入华以来的巅峰。
但在随后几年,讴歌的销量并不稳定。2018 年讴歌在国内销量“惨遭腰斩”,仅为7337辆,2019 年讴歌逆势而发,销量直逼巅峰水平,达到了14786辆,这也让讴歌膨胀了起来,喊出了“2020年年销10万辆”的口号。
最终的结局大家也都心知肚明,讴歌在2019年回光返照之后,销量就止不住地下跌,在2021年时,月均销量已经不足600辆。对于讴歌的退市,在冥冥之中早已注定。
退市已成定局,背靠本田的讴歌做错了什么?
随着销量的持续低迷,讴歌的最终结局也就只有退市,现在讴歌官网已经无法访问,广汽讴歌在华独立发展的时代已经落下帷幕。值得一提的是,在广汽讴歌官网关闭之前,官方都未发过任何声明。
对于广汽讴歌的突然退市,在外界看来并不意外。早在去年4月就已经发布了公告,为进一步促进电动化战略落地,合资公司广汽讴歌资源将整合进入广汽本田,加入到电动化事业中,2023年起广汽本田将不再生产及销售广汽Acura品牌的现有产品。
总之,广汽讴歌已经正式成为了历史,国内消费者对讴歌的退市也并不会感到惋惜,毕竟讴歌进入国内16年来,即便是巅峰时期销量也不到2万辆。更何况,讴歌在国内汽车市场失败的原因,归根结底也是自己作的,怨不得别人。
作为本田的高端品牌,讴歌在技术实力上完全不输其他二线豪华品牌,可讴歌错就错在不重视中国市场。多年来,讴歌在对产品更新迭代上似乎都要慢半拍,自2019年起,讴歌便没有再推出国产化的全新车型,仅是在已有三款国产车型的基础上进行迭代与升级。
反观本田这边,无论是燃油车领域还是新能源汽车领域近年来都动作不断,广汽本田的型格、皓影、ZR-V致在、e:NP1极湃1等,都是近几年推出的全新车型,对现有车型进行升级换代的周期更是大幅缩短。
很明显,相比讴歌的“摆烂”,广汽本田更有危机感,这才让广汽本田能在竞争激烈的国内汽车市场突出重围。在中国汽车品牌全面崛起的当下,还想靠着吃老本躺赢的合资品牌,最终的结果都是退市或面临退市的边缘。
写在最后:
有人说,讴歌的退市最高兴的就是长安,至于为何,想必已经不用我做更多解释了。总之,讴歌的退市只是合资车企败退中国汽车市场的一个缩影,在车市不断的内卷之下,未来势必还将有更多合资品牌倒下。那么,你们认为下一个倒下的合资品牌又会是谁呢?
缝缝补补又三年,新款换汤不换药,沃尔沃S90何时才能改款?二线豪华品牌的“扛把子”,细分市场销量仅次于BBA,沃尔沃S90迎来更新,指导价40.69-50.59万元。没有任何惊喜,新款依旧是年代小更新,仅对部分细节配置进行调整,车型产品力并没有质的提升。 |
被寄语厚望的骁途为何还是成为长安铃木的负担?长安铃木—这个在中国已经被彻底边缘化的合资品牌在产品层面似乎再也拿不出新鲜的东西出来,仅小型SUV市场,长安铃木目前相继充斥着维特拉、骁途和停产在售的锋驭三款车型,除了小型SUV市场以外,就还剩下奥拓、雨燕、启悦和天语SX4几款A级甚至A0级小车在售。 |
以尺度丈量宇宙,开旗舰SUV揽境赏国家超级工程会是什么体验?3月8日,将以探索伟大工程为目标,探寻生活中美好为中心,正式开启为期四天三夜的一汽-大众超级工程探索之旅。与充满诗情画意名字的一汽-大众旗舰SUV——揽境,一起前往多彩贵州,探寻旅途中的新视野新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