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部分品牌销量出炉,几家欢喜几家愁。在自主品牌集体走强的同时,日系品牌正在经历丢城失地的阵痛。数据显示,11月份两田一产销量都有着大幅下滑。丰田汽车11月份交付新车14.4万辆,同比下滑18.4%,尤其是一汽丰田,销量跌幅在两成以上。本田汽车在11月份交付新车78126辆,同比下滑了42.8%;日产跌幅更大,单月交付47983辆,同比跌52.5%。同时,比亚迪则是大有一个顶仨的趋势,日系三强叠加销量只险胜比亚迪。
随着日系三强的集体弱势,日系品牌在国内汽车市场的渗透率进一步下跌,18.7%的市场占有率几乎是近年来的最低值。对于销量下滑,日系三强将问题指向了疫情因素:受疫情影响,丰田部分店铺暂停营业,本田汽车部分工厂因疫情和零部件短缺,不得不短暂停产,日产也深受影响。但疫情因素真的能站得住脚吗,同样是传统车企的比亚迪为什么依旧强势呢?
首先,疫情确实是影响日系品牌销量下滑的重要因素,不同于比亚迪自有的供应商渠道,两田一产的零部件供应商依赖全国各地,封控确实加大了他们的不可控因素。此外,当前日系品牌的营销也很大程度上依赖终端经销商渠道,一旦经销商有异常,销量下滑是不可避免的。
但这显然不是根本因素,自主品牌概念的强势崛起,让日系品牌陷入两难境地。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弯道超车,电动汽车成为了降低出行成本的利器,同时自主品牌概念也深入人心,国产燃油汽车成为了间接获利者,在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和自主品牌燃油车之间,日系品牌夹缝中艰难前行。此外,日系品牌仍停留在求稳的心态中,产品投放不够激进,车型产品力过于保守,与汽车行业的发展相悖。
写在最后
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明年日系品牌发展或许会有所好转。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国补滑坡,涨价是必然趋势;另一方面,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有利于汽车产销体系的恢复;最后,国际原油行情震荡下跌,油价有望进一步下调,能够进一步刺激燃油车的复苏。但日系车最关键的症结在于错过了新能源汽车飞速发展的风口,产品上的亡羊补牢难以弥补消费者认知上的差异,当电气化大趋势下,大家普遍认可自主品牌时,日系车何去何从,才是最大的问题所在。
这家车企仅两款车国产却有很多小毛病和变速器投诉“法系车整体销售下滑、进入中国市场太晚、拉皮日产等等”都是东风雷诺如今面临窘境的理由。回归产品本身,东风雷诺本不受中国消费者待见的同时,其唯一两款车型——科雷傲、科雷嘉还在质量问题上频频给自己添堵。 |
有10万存款,能贷款买20万的车吗?对于大多数国人而言,打肿脸充胖子是常有的事,车轱辘曾见过,月薪5000元,就贷款拿宝马3系的,结果呢?开了两三个月后,发现负担不起,还欠一屁股外债,只有把曾经的“美好”拱手让人,可惜吗?不可惜!为什么?自己作的! |
14万元预算热门紧凑型SUV到底买谁好?对于热门畅销紧凑型SUV,14万元购买合资品牌是肯定不行,即使能买现代ix35和起亚智跑,也只能买低配车型,并且现在的韩系紧凑型SUV其实品质真不如热销的中国品牌。在自主热销紧凑型SUV阵营中,有哈弗H6、博越、长安CS75和荣威RX5等车,今天就这些畅销车来说,如果14万元的预算购买热销紧凑型SUV,到底选谁更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