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燃油车领域的奔驰来形容特斯拉在新能源市场的地位尤为合适,尽管自主品牌的比亚迪在销量上远超特斯拉,但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影响力,比亚迪与特斯拉之间仍有着很大差距。
就比如说,特斯拉是一个豪华纯电动汽车品牌,而比亚迪尽管也在向高端市场进军,但现在的主要销量来源仍是20万元以下车型,即便是比亚迪汉有着月销3万辆以上的成绩,但比亚迪汉和特斯拉Model 3在价格上也有着不小的差距。
这也就是为何比亚迪销量这么高,但论起赚钱能力就与特斯拉相差甚远的原因。特斯拉卖一辆车赚的钱,比亚迪要卖7辆才赚得回来。更何况,特斯拉目前在国内的状况也与比亚迪一样,产量即销量。是否有想过,一旦特斯拉产能充足,自主新能源品牌究竟能否抗住特斯拉的冲击?
目前,特斯拉在亚洲仅有一座上海超级工厂,且上海超级工厂有三分之一的产能是用来供应出口配额,其余的三分之二的产能在国内市场消化。值得一提的是,上海超级工厂生产的特斯拉主要出口在亚洲以及欧洲市场,但随着特斯拉在柏林的超级工厂投入生产,缓解了部分上海超级工厂的出口压力。
也就是说,未来上海超级工厂的出口将主要集中在亚洲市场,但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仅一座上海超级工厂就已经很难满足国内市场的巨大缺口,更别谈出口海外市场了,在亚洲建造第二座超级工厂也被特斯拉提上了日程。
早些时候,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一行到访重庆,并与两江新区开展会谈,双方就相关项目合作达成共识,让外界一度以为特斯拉在亚洲的第二座超级工厂将落户重庆。但从马斯克早在2020年就公开表示会在中国之外的其他亚洲国家建立一座超级工厂。有消息传出,明年一季度马斯克就将会确定亚洲第二座超级工厂的选址。
随着尹锡悦邀请马斯克在韩国建造第二座亚洲工厂的消息被曝出,也让特斯拉在亚洲的第二座超级工厂的落户变得明朗了起来。尽管马斯克没有明确回复尹锡悦在韩国建造超级工厂的请求,但理性来看,特斯拉落户韩国绝对不是小概率事件。
首先,相比其它亚洲市场,韩国有着更加完善的汽车产业链,韩国的LG化学一直都是特斯拉的供应商,特斯拉落户韩国可以进一步节省造车成本。韩国本土的现代起亚集团,也都开始转型电气化发展路线,这将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的整条产业链,使得特斯拉有着更高的效率。
对韩国来说,引入特斯拉的原因也与上海类似。特斯拉的落户一方面可以带动当地的就业增长,同时也能带来不菲的税收。参考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就提供了超1.6万个岗位,且现在仍在扩员中,为整条产业链带来的就业更是超过了10万人;在税收上,从2023年起,特斯拉每年都将向上海缴纳3.24亿美元税款,约22.3亿元人民币。
更关键的是,特斯拉的到来可以极大的促进当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很难说近几年来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速,没有特斯拉的功劳,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
另外,特斯拉在韩国建厂也主要是为了出口亚洲市场,毕竟韩国汽车市场与中国相比,体量相差巨大,且韩国消费者也没有“崇洋媚外”的消费心理,无论是手机还是汽车,都是大力支持本国品牌。所以,如果特斯拉真的在韩国考虑建设工厂,显然是为了满足亚洲区域内除中国以外其他地区对特斯拉产品的需求。
写在最后:
随着特斯拉在全球市场的热卖,建设新的超级工厂肯定毋庸置疑。如果特斯拉在亚洲的第二工厂开始投产,从而缓解了上海超级工厂的生产压力,不再需要上海超级工厂提供出口,特斯拉在国内也不会像现在这样供不应求,其价格也有很大概率下调。
同为93.8万元都叫S的特斯拉MODEL S和奔驰S选谁?越来越多土豪开始喜欢特斯拉MODEL S,不是因为土豪喜欢环保,而是因为中国土豪喜欢特斯拉MODEL S那种电动车的加速感比传统能源车强劲。特斯拉MODEL S作为一个新鲜电动车品牌,居然在国内成了豪华车,其产品定位和内饰做工其实与高档豪华车有很大差距。 |
捷途X70推出10年20万公里超长质保在汽车研发过程中,可靠性试验是重要的环节。通过用户可能使用车辆的严苛环境、路况测试不仅可以有效的检测汽车性能,同时可以获得大量的实验数据,不断改进汽车设计中可能出现的缺陷,提高产品品质。 |
车身生锈、颗粒捕捉器堵塞,“躬匠精神”被一汽丰田发扬了?作为全球最畅销的汽车品牌,丰田在全世界的口碑都有目共睹,也正因如此,在丰田进入国内汽车市场后才能迅速占领市场,甚至一度被神化。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曾经的丰田在品质上确实无可挑剔,“一车传三代”也并非玩笑话,而现在的丰田早已不是当初被捧上神坛的丰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