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强势崛起,必然给传统车企造成巨大压力。今年三季度,特斯拉公布了财报数据,单季度净利润为32.9亿美元,同期销量34万辆汽车,单车利润高达9570美金,折合人民币6.9万人民币。反观燃油车巨头丰田,三季度合并净利润为4342亿日元(约合31.5亿美元),除以262万辆的销量,单车利润仅1200美金。也就是说,特斯拉的单车利润,几乎是丰田的8倍之多,要知道,丰田向来是以利润高著称。
客观上讲,丰田利润不及预期,有许多原因,芯片及电池等原材料价格波动,日元不断贬值,迫于国际形势退出俄罗斯市场等等。再者说,丰田车型的平均价格低于特斯拉,即便是B级车标杆凯美瑞,整体价格也逊于特斯拉。但在接近数量级的差距面前,这一切理由都难以成立,毕竟单车利润差两三倍已经足够离谱,单车利润相差7-8倍,这已经是一种降维打击。
更加宏观地考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一旦新能源汽车生产形成规模,利润空间相当可观。不过当前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厂商,尤其是以新势力为代表的的新能源汽车厂商,哭穷是常态,例如理想汽车已经是连续7年亏损,若不是资本的力量,理想汽车也撑不到现在。其次,每每有借口,国内汽车厂商必然第一时间发布涨价公告。这样看来,国内新能源车企多数还处在成长阶段,尚未形成有效的生产规模。
另一方面,当然燃油汽车的形势也不容乐观。电气化转型为传统燃油车企带来了巨大压力,既有技术方面的急切,也有部门内部的巨大矛盾,人员思想转变极其困难。但编辑认为,真正让传统燃油车企难受的,是当前燃油车企的经营模式,车企负责生产,经销商负责卖车的方式,让传统车企的营销模式固化,难以对市场形成直接反馈和控制,车企往往将大量的营销成本投入到无效的市场,国内汽车市场的过度营销似乎已经是一种病态,毕竟广告营销不会增加产品力,徒增成本负担。
时代在变化,电气化进程已然无法阻挡,新能源领域巨大的蛋糕诱惑着汽车企业。在这个大环境下,燃油车的阵阵痛感,将会成为传统车企的常态。
几何汽车“真准续航王挑战赛”重庆站开启 漫游8D魔幻城重庆这座城市依山而建,所以城市道路也因地势的跌宕起伏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立体迷宫”。在重庆开车,不仅要有娴熟的车技,也需要更强悍的底气。 |
主攻网约车市场是把双刃剑,埃安在个人消费市场到底如何?都知道,国内汽车市场这几年诞生了不少新势力品牌,除了以“蔚小理”为首的跨界玩家外,还有以广汽埃安为首的“伪新势力”品牌。为何说广汽埃安是“伪新势力”呢?主要还是广汽埃安自己在对外宣传的时候常常以新势力自居,但广汽埃安的前身又是广汽新能源,与新势力完全不沾边。 |
奔驰GLB销量暴增94.1%,为何有这么多的人没钱又爱装?BBA在国内是无可争议的豪华品牌,但能够以豪华为标签的,却只有奔驰,奥迪和宝马尽管是豪华品牌,但他们更多的还是以大灯和操控闻名,只有奔驰能够被贴上豪华的标签。也正因如此,让奔驰在定价上往往比同级别的奥迪和宝马更高,且依旧畅销,喜提大奔也是国内很多消费者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