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表明,今年9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预计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了27.1%。也就是说,国内每卖四台车,就有一台是新能源汽车,很明显,新能源汽车转型的观念,已经深入了国内汽车市场角角落落。
数据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然而,就在国内汽车市场新能源转型提速增质的时候,传统豪华品牌却集体消极怠工。以BBA为例,截止目前,BBA尚未在国内市场投放一款真正有市场竞争力的新能源车型。北京奔驰在国内汽车市场投放了EQE、EQB、EQC以及C级新能源、E级新能源领衔的新能源产品阵营,华晨宝马在国内投放了宝马i3、iX3以及X1新能源、5系新能源等新能源车型,奥迪方面也不例外。BBA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车型布局,大多以燃油车平台为基础,且市场表现相当一般。
面对新能源转型的大蛋糕,为何BBA集体失声了呢?实际上,比起生产燃油车,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技术往往门槛更低。毕竟没有了发动机,没有了变速箱,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和驱动电机全部外采,车企往往只需要合理设计平台组装即可,电动汽车并不存在技术上的难度。对于BBA等豪华品牌来说,近百年的造车经验,根本不会被这点问题困扰。反而是国内的新势力车企各种争奇斗艳,展示绝活,以BBA为首的豪华品牌却少有作为。
与其说BBA造不出好的电动汽车产品,编辑更愿意相信BBA不想造电动汽车,原因很简单,那就是钱。比起好的产品,BBA更善于经营品牌价值,毕竟品牌溢价才是BBA的主要利润来源。一台正向研发的新能源汽车,整车成本高于燃油车,又考虑研发成本,BBA还想要品牌溢价,那就会出现定价极高的现象。定价近百万的宝马iX就是例子,比竞品车型贵出不少。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平价销售,又会有损品牌价值,造成BBA现有的价格体系崩盘。
此外,当前BBA在国内市场已经形成一定的垄断地位,34C、56E等车型一定程度上把持着国内豪华汽车的销量,消费者对BBA当前的价格体系也非常认可,三者在国内的累计年销量接近200万辆,这样的体量产生的利润已经足够可观,BBA为什么还要大费周章且非常冒险地研发新能源汽车呢?不过在这样的求稳思维中,BBA的新能源危机似乎正在上演。
放电的设计 展望电动出行未来3月24日,第六届“上汽设计国际挑战赛”在北京清华大学正式启动。来自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东华大学、吉林大学、江苏大学等十余所国内工业设计院校院长、专家教授出席了本次启动仪式。上汽设计国际挑战赛自2013年创办至今已有6年了,本届大赛从清华大学“再起航”,鼓励有志向、有创造力的全球设计院校年轻学子踊跃参赛,共同创造属于自主高端品牌与中国本土汽车设计的未来,让中国原创的前瞻性汽车设计吸引来自全球设计界的目光。 |
预售21.28万起,比亚迪海豹现身重庆车展,自主品牌强势崛起!眼下,重庆国际汽车展览会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而作为西南地区规模数一数二的车展,自然也就吸引了不少品牌与重磅车型。其中,比亚迪展台可谓是精彩连连,特别是e平台3.0技术的集大成之作,比亚迪海豹在重庆车展上直接爆火。 |
大众认清现实,斥资7亿联手小鹏补齐智能短板,下一个会是谁?都说传统汽车巨头转型新能源汽车是一个大象转身的过程,想要顺利转型,背后所付出的努力绝对不会小,对大众而言亦是如此。现在大众似乎也活明白了,对转型新能源汽车已经不想再做努力,而是直接选择“躺平”,用上了中国车企曾经的“拿来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