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市后33分钟,订单破万辆;上市后不到2个月,订单突破四万辆。

在经历重庆高温限电、产能爬坡等困难后,长安深蓝SL03首个完整交付月交出了5825辆的成绩。
可以想象的是,随着产能持续爬升,集团的全力保交付,接下来的时间,交付于消费者手上的新车数量会越来越多。很明显,长安深蓝SL03成了!

从价位来看,抛开现阶段看起来似乎有点“秀肌肉”的氢电版车型(69.99万元)以外,长安深蓝SL03售价16.89-21.58万元,这也是目前竞争最为激烈的且最为“尴尬”的价位区间。
激烈在于:长安深蓝SL03要和小鹏P5这类热门车型竞争,消费者咬咬牙加点能选海豹、汉,松松钱包能选AION S,同时还得防着零跑C01这类老6降价搞“偷袭”。
“尴尬”在于:同价位的燃油车有太多选择了,雅阁、凯美瑞、帕萨特随便一款车型都是这个价位的考虑项,除了少部分限行限号城市的消费者以外,更多的消费者处于“可绿可不绿”的状态。
长安深蓝SL03能在这个价位撕开一个口子抢到客户,只有一个原因:产品力非常OK,且诚意非常足!

首先是动力技术路线,长安深蓝SL03 3款主力车型分别设置了两种不同的技术,增程混动车型1款,纯电动2款。其中,增程版车型16.89万元,搭载一台最大功率70kW的1.5L自然吸气发动机,一块28.39kWh的磷酸铁锂电池,后置一台最大功率为160kW的电机,整车零百加速7.5s ,CLTC纯电续航200km,CLTC综合工况续航里程高达1200km。
准确来说,长安深蓝SL03增程版车型16.89万元没有直接的竞争对手,目前市场上在售增程混动车型只有SUV,且20万以内的增程混动SUV都没有,这个赛道消费者除深蓝SL03无它。

再说纯电动车型,长安深蓝SL03有515km续航和705km续航两个版本的车型,前者零百加速5.9秒,售价18.39万元;后者零百加速6.9s,售价21.59万元。除此之外,两个版本配置均一致。值得一说的是,无论是515km续航和705km续航,长安深蓝SL03的价格都设定得相当到位。

比如零跑C01 525km续航车型售价19.38万元,比长安深蓝SL03 515km续航版本贵一万;小鹏P5 510续航版本车型售价18.89万元,比长安深蓝SL03 515km续航版本贵5000元。
而705km续航的车型则更不用说了,零跑C01 717km续航车型售价23.18万元,比长安深蓝SL03贵1.59万元;小鹏P5 600km续航的车型售价则是去到了24.99万。这样的价程比(价格/续航里程),也能看出长安深蓝SL03绝对的诚意。

而在配置方面,则是长安深蓝SL03站稳20万级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核心实力。三款车型核心配置完全一样,全系标配主副驾电动座椅调节、掀背式电动尾门、主驾驶座椅记忆、外后视镜记忆、尾门高度记忆前排座椅加热通风等基础舒适型配置;也标配10.2英寸全液晶仪表、14.6英寸可变角度中控大屏、智能手机互联、面部识别、车联网、手机无线充电、对外放电等科技配置;还标配6个气囊气帘、全LED大灯、自动雨刷、外后视镜倒车下翻、全景影像、前后倒车雷达、L2级驾驶辅助等安全配置。

三款车型在配置上的区别微乎其微,只有HUD抬头数字显示、AR实景导航、音响系统及音响品牌等极少部分有区别,而两款纯电动续航车型也仅是续航不一样,真正做到了全系统一,入门即顶配,尽可能减小消费者的选择焦虑。用户只需要选择自己想要的续航里程即可。
长安深蓝SL03的配置丰富度,不仅在同价位新能源汽车中占尽优势,也在同价位合资热门B级车中也遥遥领先。

写在最后:
20万新能源汽车轿车市场和20万级燃油轿车一样,竞争异常激烈。长安深蓝SL03不仅要和同级新能源汽车拼实力,还要与同价位燃油车比诚意。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长安深蓝SL03还能取得非常耀眼的订单量和交付量,只能说明:长安深蓝SL03,成了!长安新能源,终于迎来一股强势力量。
										宝马新能源赢麻了?5月销量超蔚来和小鹏,iX1上市也要爆卖?作为豪华燃油“车王子”,宝马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一直不被看好,当然,其一直以来的拉胯销量也反映了宝马最真实的情况,卖得贵没诚意成了宝马新能源的固有标签,都说成见只要出现就很难消除,但这个概念在宝马身上似乎并不适用,因为从4月份宝马新能源销量数据来看,它的前途是一片大好的,销量甚至超过了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  | 
								
										奇瑞新能源: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万物皆可“共创”汽车行业正在加速向用户型企业转变,纵观汽车市场,奇瑞新能源就正在深度融合用户思维,朝着用户型企业持续转变。  | 
								
										进水门和红利低能让全新途锐赢得用户芳心?不管从产品生命周期来看,还是从途锐受质量问题所陷的市场环境来看,新一代途锐的出现都已经迫在眉睫。据悉,大众将在北京车展上对途锐进行全球首发,新车借鉴了大众T-Prime GTE概念车的设计元素,并在大众MLB Evo平台基础上打造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