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当前越来越多的豪华汽车,脱下米其林、马牌等一线大厂的轮胎,换上韩泰等二线品牌轮胎。与此同时,一众国产汽车品牌也纷纷开始了轮胎国产化,朝阳、玲珑、赛轮等国产轮胎品牌纷纷亮相,甚至还有部分“假洋品牌”轮胎出现在汽车市场。今天咱们就借着轮胎选择的问题,跟大家深入探讨。
看不见的暴利:轮胎产品的价格差距大得惊人
作为汽车最重要的零部件之一,轮胎的存在却很容易被大家所忽视。正如汽车圈内的那句老话:换轮胎是性价比最高的改装。四条轮胎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车的性能发挥,干湿地制动、NVH静谧效果、启动抓地力、弯道支撑性、燃油经济性等等,这些方面都与轮胎的选择有着直接关系,毕竟轮胎是汽车唯一与地面接触的零部件。但是,不同档次的轮胎价格差距相当之大。
以大家常见的225/55 R17型号轮胎为例,国产双星轮胎报价在300元左右,朝阳轮胎报价500元左右,倍耐力P7报价700元,米其林PRIMACY 4报价850元,马牌UC系列报价高达1000元。尽管厂商的采购价格比零售价格便宜不少,但高低端轮胎价格差异大是不争的事实。四条轮胎算下来,17寸的轮胎就能差两三千元。于是汽车行业就出现了这样的笑话:一块隔音棉的缺失你斤斤计较,四条轮胎减配大家却往往选择忽视。
为什么原厂轮胎越来越低端?
很明显,成本控制在原厂轮胎的选择上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反而是由于大家缺乏轮胎的专业了解,导致了汽车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存在,大量豪华汽车换上了价格亲民的中低端轮胎,很多国产车换上了五花八门的国产胎。并非主机厂不懂轮胎的重要性,而是消费者更加看重看得见的配置。
此外,汽车厂商与轮胎厂商的型号适配与议价能力也相当重要。米其林、马牌等大牌厂商必然不会针对小汽车品牌进行专业优化,也不能保证产能供应,小众汽车品牌也难以在议价上获得主动权。于是乎,汽车品牌多偏爱本国的轮胎供应商,毕竟同在一个国度,有事好商量,韩国车更加偏爱韩泰、锦湖等韩系轮胎,日系车原厂轮胎也多以普利司通、优科豪马为主。但BBA的高端车型,很少会见到不出名的轮胎系列。
当然,作为消费品,轮胎的更换周期一般为4-5年,大家也不妨尝试一下大牌轮胎的拳头系列,看看主机厂的原厂轮胎适配是否合适。最后,也劝告大家不要迷信品牌,部分大牌的特供系列并不可靠。
吹响新能源号角的红旗品牌是否会成为你心中的理想之选?新年肇始,万象更新。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我国迎来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新起点。在新格局与新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延续了爆发式增长的强劲势头。根据中汽协预测,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900万辆,同比增长35%。由此可见,新能源浪潮下,汽车品牌面临的是重大机遇与激烈竞争,而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将会有更多、更从容地购车选择。 |
曾经的神车为何现在销量下滑如此地步?雪佛兰科鲁兹2009年登陆中国市场时凭借大气时尚的外观,以及在当时强于其他合资A级轿车的优秀性价比获得消费者的一致认同,上市后销量一路高歌猛进,成为那时中国汽车市场当之无愧的一代神车。 |
从销量榜上消失,败给了理想L7,宝马X5开始降价求生存了?曾几何时,宝马X5是多么的风光,今年3月份甚至还以7245辆的好成绩登上了高端SUV零售销量排行榜第5名。可好景不长,宝马X5这高销量如昙花一现,从今年4月份开始便不见了踪影,至于5月份的销量,也仍然是个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