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源和纯电动,到底谁才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这一争论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出现,氢能源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各自都有着明显的优劣势,至少在当下,纯电动汽车才是主流,氢能源汽车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憧憬。
尽管如此,还是有一部分汽车品牌热衷于对氢能源汽车的研发,其中的代表就是现代和丰田。继现代NEXO中国版将在年底上市之后,近日,广汽丰田也宣布将在年底引入丰田Mirai。
国内售价是日本两倍,丰田割韭菜何时休?
按照广汽丰田的说法,丰田Mirai并不会在广汽丰田这边实现国产化,而是以进口的形式在广汽丰田渠道销售。同时,广汽丰田还给出了丰田Mirai在国内的售价,其建议零售价为74.8-75.1万元。
作为丰田在氢能源市场的力作,Mirai早在2014年就已经上市,是世界上首批实现量产的氢能源汽车。而引入国内的丰田Mirai将是第二代车型,该车在2020年就已经上市,其搭载的氢燃料电池技术在效率和性能上均有了进一步革新。按照丰田的说法,第二代Mirai只需要3分钟便能将氢气注满,可实现800km的续航。
就补能时间和续航里程来看,Mirai相比纯电动汽车来说,的确有着不小的优势,这也正是氢能源汽车的一大亮点。在性能上,Mirai搭载的电机最大功率仅为134kW,与1.5T排量的内燃机相当,这也让整车的零百加速时间来到了9.2s,相比纯电动汽车来说还是差点意思。
都知道,丰田对国内汽车市场是出了名的“厚道”,日本本土起步价不到20万元的埃尔法,在国内硬生生被炒到了上百万元。Mirai是丰田在华一贯作风,丰田Mirai在日本的起售价仅为710万日元,换算成人民币也就35.5万元,同样的车型国内售价却是日本的两倍,丰田又一次在国内上演了割韭菜的戏码。
明知没市场,为何还要引入?
埃尔法、陆巡等车型为何在国内被炒到上百万元的天价,根本原因就是丰田在玩饥饿营销,导致这些车型在国内供不应求。丰田Mirai却不同,因为即便丰田如何搞饥饿营销,Mirai在国内都不会有人买单。
先不说产品力和价格,仅在补能上就已经决定了氢能源汽车在当下没有市场。截至目前,国内的加氢站仅建成了270座,远不能满足氢能源汽车对加氢站的需求。举个例子,即便有不差钱的人选择了氢能源汽车,但如果没有加氢站,氢能源汽车就只能当摆设,没有任何用处。
广汽丰田自身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才首批限量引进50台Mirai。说好听点是限量,实际上就是没人会觉得Mirai在国内有市场,首批引入的50辆更多的也是被当作展车罢了。既然如此,广汽丰田为何还要引入Mirai呢?其实这与丰田的战略有关。
当前,广汽丰田已经提速全方位电动化战略,首款依托丰田e-TNGA纯电架构开发的中型SUV bZ4X也已经上市,开启了广汽丰田电气化转型的新时代。但是,由于入局新能源市场较晚,广汽丰田bZ4X上市之后并没有掀起太大波澜。
为此,广汽丰田不得在其它领域为自己的新能源汽车造势,引入丰田Mirai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走量。说白了,Mirai的任务就是让广汽丰田在新能源市场有着足够的曝光度,从而让消费者愿意去了解广汽丰田其它新能源汽车,这才是引入Mirai的根本目的。至于Mirai国内售价是日本两倍有余的问题,反正都不是为了走量,标价多少也就无所谓了。
写在最后:
我国花了近十年的时间进行充电桩建设,目前尚且还不能满足纯电动汽车的需求,氢能源汽车要想在国内普及,仅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都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更何况,氢能源汽车如何控制成本也是一个大问题,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纯电动汽车依然是实现出行零排放的最优解。
近十年315回顾,2024年315谁最有可能“梅开二度”?自1991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第一届“3·15晚会”播出至今,这场以“维护消费者权益”为主旨的公益行动,已持续开展了33年。三十多年来,数百家在不同领域对消费者权益造成损害的企业或品牌被陆续曝光,保障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价格战让经销商“有苦难言”,奥迪经销商叛变只是一个开始?汽车市场的转型很多人都将注意力集中到了主机厂上,毕竟对于大多数主机厂来说,如果不加快转型步伐,最终的结果就是被市场淘汰。可事实上,经销商的转型同样迫在眉睫,特别是在“价格战”的影响下,不赚钱甚至亏钱卖已经成为了很多经销商的主旋律。 |
纯电代步车到底能有多省,提辆奇瑞无界Pro高速实测后有了答案为何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微型纯电动汽车?因为相比传统的纯电动汽车动辄二三十万元的高昂售价,微型纯电动汽车在价格上更亲民,相比燃油车呢,微型纯电动汽车在用车成本上优势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