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自主品牌有了肉眼可见的进步,但相比于合资品牌来说,总觉得差强人意,很多人都说差的是技术。可现在的国产车在技术上真就比合资车差吗?车轱辘编辑觉得差的是品牌定力!
如果是拼硬实力,外资品牌的技术储备的确要比自主品牌更出色。但合资品牌并不能与外资品牌划等号,国产必阉割的定律在合资车这里早已轻车熟路,综合体验甚至还不如国产车。在车轱辘看来,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差距最大的地方还是在传承上。
传承决定品牌力
为什么说国产车很难打造品牌影响力呢?举个例子,丰田卡罗拉从1966年上市至今,五十多年来经历了十二次换代,并且每次换代都是一次全新的蜕变。日产轩逸从1959年上市至今,更是传承了十四代车型;即便是稍微“年轻”一点的本田雅阁,也是在1976年就已经上市,总共历经了十次换代,到今天一共45年。
除了日系品牌外,德系、美系、韩系甚至法系品牌,其主要的销量来源几乎都是对经典车型的传承。反观自主品牌这边,只要车型上市卖不出去就直接停产,或者说再重新换个名字、换个外观,然后继续上市。
这时有人就会说,自主品牌大多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成立的,发展周期短自然不能要求它们能够像合资车一样,有着几十年的传承。但实际情况却是,国产车一款车能传承三代的都少,除了哈弗H6,你还能想起谁?大部分国产新车都是用Pro、Plus、Max等英文后缀+初始名命名,与上代车型基本毫无瓜葛,讽刺的是,连Pro、PLUS、Max也是模仿他人的成果。
与此同时,自主品牌在对产品的更新迭代上同样有些操之过急。以前在汽车市场,基本都是三年一小改,五年一换代,甚至部分车型的换代周期更长。但自主品牌往往三年就会对产品进行换代,说好听点这是为了加强产品竞争力,可实际上就是自主品牌没有传承的表现。
难道说,只有对产品进行升级换代才能提升竞争力吗?在合资车看来,完全就是谬论。本田CR-V从2016年上市至今,现在已经到了产品生涯末端,全新一代CR-V也已经上市在即,但现款CR-V的销量依旧是合资SUV中的销冠,产品力完全没有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
如果自主品牌把车型的传承做好,本该是件一举多得的好事,可现实是,多生孩子好打架的观念始终贯彻在自主品牌这边。
理想ONE停产将进一步带动国货“短命潮”?
尽管自主品牌在燃油车市场已经无法实现对合资品牌的反超,但令人欣慰的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我们可以自豪的说,已经超过了合资车。自主品牌缺乏传承精神的毛病在新能源市场依旧没有改观。
就比如说理想ONE,作为理想汽车这四年来的头号功臣,按理说理想汽车会在明年推出第二代理想ONE车型。但是,理想汽车却在9月份直接将理想ONE停产,取而代之的则是理想L8这样的全新车型,这无疑是对自主新能源汽车品牌开了一个坏头。
同时,理想ONE的停产,无疑是浪费了理想汽车这四年来积累的口碑,势必会导致消费者不满,从而失去信任感。如果想要提升产品力,理想汽车大可直接推出第二代理想ONE车型,而不是让理想L8成为理想ONE的继任者。
理想汽车的节奏之所以如此快,背后也反映出了新能源汽车市场内卷严重的问题。与燃油车拼三大件不同,新能源汽车除了比拼续航、充电时间外,智能化和硬件设备更是各品牌之间角逐的主战场。
新能源汽车就如同智能手机一样,几乎每月都在不断更新,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自主新能源品牌这边,还会出现更多理想ONE和理想L8这样的例子。
写在最后:
对于自主品牌的进步,相信大家和车轱辘一样,都看在眼里。但没有传承精神这一点,也是几乎是所有自主品牌的老毛病,即便在新能源市场也是如此。或许只有等到,我们自主品牌开始重视传承的那一刻,才会真正走向世界,与国外汽车豪强竞争。
走极致性价比路线,10万级大7座插混SUV,蓝电E5销量“大翻身”上半年几乎每家车企都加入了价格战,想通过“以价换量”的方式实现销量增长。不过从7月份开始画风突变,许多品牌的“以价换量”似乎毫无效果,纷纷宣布推出价格战。但“以价换量”是真没有效果吗?蓝电E5 表示不答应,它能从月销3/500到月销稳定2000,靠得就是降价后的极致性价比! |
2024年长安汽车如何实现新的跃迁?2024年长安汽车如何实现新的跃迁? |
试驾最具性价比的增程式SUV,斯威大虎EDi惊喜不断3月正是寻觅春天的好时节,不管是油菜花,亦或是桃花梨花,都正在争相开放,这也正是春天出游最好的时期。对于喜欢自驾游的朋友来说,在3月份完全可以动起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