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的越发庞大,润滑油市场也迎来了井喷式发展。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了3亿辆,乘用车润滑油市场规模达到了1100亿元,然而这样的市场里,却没有国产机油的一席之地。2021年,外资企业机油市场占有率达到了93.9%,以嘉实多、壳牌、美孚为主的外资机油牢牢垄断着中国市场。为什么在自主品牌不断发力的今天,国产机油市场却没有丝毫竞争力呢?
为什么国产机油难以抢占市场,编辑认为主要还是机油市场的特殊性造成的。不同于汽车产品,机油产品非常特殊,消费者难以对机油进行有效辨别,而且98%的消费者也不会直接选购机油产品,而是从4S店或是其他维修门店渠道消费。4S店渠道不用多说,往往每家厂商都有指定的润滑油供应商,以符合厂商的机油指标。线下门店则是更加追求消费者的认可,于是外资大品牌往往就成为了首选。个别小门店为了追求更大利润空间,也会推荐国外品牌的极小众机油。国产机油往往无人问津。
更深层次讲,当前的国产机油更多是符合国际标准,却在机油行业没有话语权。近年来,机油行业的发展,与排放政策的升级是密切相关的。严苛的排放政策下,小排量涡轮发动机横行,SP标准机油应运而生。但行业指标的制定完全被美国/欧洲市场把持,国产机油厂商只能通过学习改进提升机油标准,这种倒追型的发展难以满足主机厂需求,更无法成为行业主流产品。
实际上,国产机油真的那么差吗?不尽然,最起码在低端市场,国产机油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当前主流国产机油的价格为100元/4L,部分品牌的电商活动价格甚至在60元/4L的白菜价。同价位的壳牌、美孚等外资品牌无不是最低端的矿物质机油,国产机油完全可以以全合成机油的属性以及更高的性价比胜出。只是在中高端市场,国产机油缺乏研发能力和市场话语权,抢占中高端市场并不实际。
机油是暴利行业,但国产机油一日不崛起,机油的定价权就掌握在外资机油厂商手中,中规版本的外资机油往往是海外市场的两倍以上,这也加重了国内消费者的养车负担。但面对外资机油的疯狂垄断,国内消费者似乎也并没有更好的办法。国产轮胎已经崛起了,国产机油何时才能自立自强呢?
新深蓝在2025秋季新品发布会上有何亮点?新深蓝在2025秋季新品发布会上有何亮点? |
牵手顶级汽车设计大赛 知合出行着力发掘培养顶尖汽车设计人才 助力汽车产业发展升级“知合出行希望借助本届大赛,为旗下控股的新能源整车制造企业合众新能源寻觅顶尖的设计人才,也希望借此契机,与新能源汽车及出行领域志同道合的各界朋友广泛交流合作、携手前行,共同推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升级。”在日前拉开帷幕的第七届中国汽车造型设计大赛上,首次协办本届大赛的知合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知合出行”)副总裁、战略投资部负责人张菁菁在开幕致辞中表示。 |
宝马X3拉长,帕萨特也换代,今年成都车展将是油车“最后一舞”?在近两年的车展中,似乎燃油车已经完全被忽视,取而代之的是层出不穷的新能源汽车。毕竟相比燃油车来说,新能源汽车几乎每年都会迎来重大升级,且主机厂推出全新车型的频率也远超传统燃油车,可以肯定的是,燃油车未来在国内汽车市场的关注度将越来越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