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则电动汽车事故的新闻出现在各大头条,一时间,人们对电动汽车的安全性产生了很大的质疑。一直以来,伴随着汽车的产生,安全便成为了一个摆脱不掉的话题,如何生产更安全的汽车,也成为了厂商和消费者的共同心声。立足当前,在新能源汽车转型的风口上,安全性会成为电动汽车继续发展的绊脚石吗?
提到安全性,我们就不得不说汽车行业的评价标准:碰撞测试。确实,在过去几年里,碰撞测试让人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了汽车的整体安全性能,不少车企因为偷工减料,安全性能差而备受吐槽,也有不少车企因为在碰撞测试标杆般的成绩,而备受赞扬。然而,在碰撞测试中,电动汽车却往往以一种“优生”的姿态而存在着。
翻看过去两年参加过中保研碰撞测试的重磅新能源汽车,其中包括特斯拉model 3、理想ONE、比亚迪汉EV、小鹏G3、蔚来EC6和大众ID.4X,除了小鹏G3成绩稍微拉胯以外,其他车型的结构测试几乎都是G(优秀)的存在,横向对比,这些电动汽车的碰撞测试成绩甚至优于同期的燃油汽车平均水准。但实际上,网友对以上碰撞测试结果并不完全认同。
一方面,当前中保研碰撞测试主要偏重于测试车辆的结构性安全,而电动汽车的整体布局往往相对简单,更新的整车平台也更能保证新能源汽车的整体结构优越,反而是燃油车由于顾及到发动机、变速箱结构,以及部分车型年代久远,碰撞测试成绩不及电动汽车。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真正令人担忧的,并非结构性安全,而是动力电动的稳定性,这点在中保研的碰撞测试中并没有仔细研究,其成绩自然就难以说明燃油汽车与电动汽车孰更安全。最后,燃油车价格往往与新能源车型价格不对等,存在级别不匹配的问题。
写在最后
编辑认为,随着国内汽车行业,尤其是电动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相关行业也要同步跟进,避免消费者在选车时毫无根据,最终吃了哑巴亏。除了整车的结构性安全,碰撞后的自燃等二次事故也应该被关注,尤其是在当下各种事故存在的不确定性,碰撞测试中也应该充分考虑车辆底盘结构受损的情况,这样才能让消费者更加明白。只不过当前众多新能源车企谈“火”色变,恐怕这样的建议很难成为汽车行业的共识。
智能与科技的统一,瑞虎8的未来基因在中国自主汽车品牌里,奇瑞汽车一直坚持技术创新为核心,在布局产品智能化道路上,也一直坚持以科技的力量为推动力。奇瑞汽车新推出的旗舰SUV瑞虎8,自带的科技赋予的智能基因,也让消费者真切感受到了未来出行的智能体验。 |
尹同跃代表的“两会”建议:聚焦“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品牌建设“两会”时间即将开启,首度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跃,高度关注“一带一路”和中国品牌建设。在他带来的多条人大代表建议中,就有《关于加强“一带一路”倡议中“基金与产业”、“政府与企业”融合推进的建议》和《关于重视并加强中国品牌建设的建议》。 |
全新坦克500预售价36.00万元起,贵不贵?全新坦克500预售价36.00万元起,贵不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