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几年,国内汽车市场一直在用实际行动证实三缸机的水土不服,部分车型甚至被骂到退市,即便是丰田、宝马等大牌厂商,也没能逃出三缸机厄运,一时间,三缸机如同过街老鼠,人人喊打。随着时代发展,三缸机却摇身一变,以增程式动力的身份重出江湖,并且混得风生水起。到底是为什么,明明已经被市场淘汰的三缸机,如今复活了?
编辑认为,对于任何事物,都存在他合理的一面,也存在他不合理的一面。内燃机时代的三缸机,以其成本低,燃油经济性好而被厂商所单方面推崇,但也因为其振动大,定位廉价而普遍被市场终端所不屑。
消费者不能接受三缸机的根源在于,对于一台燃油动力车型而言,发动机是一台汽车的心脏,是汽车至关重要的部件。于是乎,搭载三缸机的燃油车问题被消费者无限放大,最终三缸机也只能在燃油车中铩羽而归。
当汽车行业迈入新能源时代时,情况发生了变化。新能源汽车的准消费者需求是多方面的,科技、智能、加速能力、续航能力,以及外观设计和内饰质感,很显然,增程器被从前台搬到了幕后,是不是三缸机结构已经不再那么重要,大家对三缸增程器的接受程度也普遍提高。附带增程器的车辆定位并不低,甚至比同级燃油车更高一些,这也从心理上消除了大家对三缸增程器的偏见。
从技术层面来讲,三缸机化身增程器,也确实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自身问题。增程器并非全程启动,他只需要在电池续航不够时才充当备胎角色,增程器一经启动便以高转速运行,其抖动大、噪音大的问题就被大大缓解。反而是在三缸增程器中,三缸机自身热效率高、体积小、成本控制优秀等强点被放大,说三缸机是一款优秀的增程器,似乎并不为过。
写在最后
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三缸机自然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只是由于国内消费者对三缸机存在严重的心理抵触,燃油时代的三缸机难以生存。但化身增程器的三缸机却被扬长避短,实现了三缸机的自身价值,理想ONE和轩逸e-power等三缸机增程式车型也成为了市场的香饽饽,消费者也不再对三缸增程器嗤之以鼻。只是从长期来看,增程式技术并非长久之策,三缸机也必然会随着增程式技术的消亡,而渐渐远去。
韩系车又一救命稻草?现代新车申报信息曝光,外观设计辣眼睛!韩系车,在中国汽车市场一直都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车系,因为曾经的它在国内市场有着辉煌的历史,但是自从2017年开始,它的市占率便呈现出了断崖式的下跌,甚至到去年的前4月份,其市占率仅有1.8%,虽然有雪铁龙凡尔赛和现代伊兰特的强势救场,但就它俩还撑不起排面,也就是说,它还需要更优秀的产品。 |
降价3.7万,销量立竿见影,上汽大众ID.3打了个翻身仗?曾在燃油车领域呼风唤雨的合资汽车品牌,来到新能源汽车领域却突然变成了“杂牌车”,这种身份上的反差让许多大牌合资车企难以接受。 |
这辆车实在太能“装”了评价一款车型的舒适性,大家想到的往往会是悬挂滤震、NVH、座椅舒适等方面,但事实上,空间才是对影响驾乘舒适性的关键。决定空间的因素很多,包括内外饰设计、机械结构等等,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如何判断一款车的空间是否合理。 |